记协书记:2015两会报道呈现六大特征

10.04.2015  13:32

中新网北京4月10日电 (记者 傅艺明)“从今年两会报道来看,中央和地方主流媒体加强创新,做大做强舆论阵地,主动回应舆论关切,引导舆论热点,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获得了国内外的普遍‘点赞’。”10日,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书记处书记王冬梅在北京表示。

当天,中国记协与中国传媒大学联合主办的第四届“中国时政报道研讨会”在中国传媒大学举行,本次研讨会的主题为“多元语态下时政报道新特征”。王冬梅在会议上表示,从去年以来,中央和地方各媒体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媒体融合发展重要讲话精神,遵循新媒体发展规律,强化互联网思维,以先进技术为支撑、内容建设为根本的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深度融合模式,在今年全国两会中得到体现。

王冬梅同时表示,今年两会时政报道出现了以下六大特征:

——各媒体将新技术融入媒体报道,探索全媒体报道方式,以全媒体报道意识和能力进行两会报道,如开设数字两会专题,通过扫描二维码获取新闻等;

——实现新媒体文风倒灌,例如传统长篇小说章回体的报道形式出现在传统媒体上,用可视化语言解读政府工作报告等;

——强化受众互动成为各媒体的报道追求,通过微博、微信等新闻客户端征集时政话题,实现线上线下充分互动,增加受众阅读体验;

——国际传播能力得到加强,具有国际传播职能的媒体运用各语种报道两会,一些媒体根据自身特点,在境外社交媒体上实现两会报道;

——各媒体重新整合时政报道方式,尝试运用全新内容生产流程机制,重新调整业务流程,根据新媒体的特点播发新闻,实现内容资源的重新整合;

——以直播发端、快讯呈现新闻点、解读阐释热点、评论引领舆论为核心的全媒体传播流程日渐成熟。

中国时政报道研讨会”始办于2012年,于每年两会结束之后举办,旨在搭建业界与学界的交流平台,共同探讨时政报道的改革和创新。

中国传媒大学党委书记陈文申在致辞时表示,时政报道是讲好中国故事的特别渠道。当前,在新媒体的影响下,传统媒介形式已经发生改变,舆论氛围呈现多元语态,如何打通两个舆论场、讲好中国故事,既是媒体的挑战也是媒体的机遇,摸索其中的经验可以更好用于传播实践。(完)

前5个月中央企业完成投资1.7万亿元 同比增长12.5%
  新华社北京7月3日电(记者王希)国务院国资委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1至5月,中央企业完成投资1.新浪广东
农业农村部部署高温防御工作 落实抗旱保苗关键措施
  新华社北京7月3日电(记者于文静)据中国气象局新浪广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