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平那吉发现两处神奇穴臼 两者相距大约2公里(图)

23.02.2016  11:38
恩平那吉发现两处神奇穴臼 两者相距大约2公里(图) - News.Ycwb.Com
来源: img.ycwb.com

位于大山深处,两者相距大约2公里,形成原因有待专家考究

  神奇穴臼

羊城晚报讯记者田恩祥、通讯员梁治荣摄影报道:江门恩平市数名旅游探险爱好者近日在那吉镇西部进行旅游探险时,意外发现几处神奇地貌峡谷,在峡谷的花岗岩基上,分布着数百个穴臼。这里的穴臼到底是什么原因形成,有待专家考究。

梁先生等旅游探险爱好者在那吉镇西部的大山深处旅游探险时,意外发现两处神奇地貌峡谷:一处土名为“飞鼠洒”,一处土名为“牛皮洒”,两者相距大约2公里。两处峡谷都有多处奇特的景观,在峡谷的花岗岩基上,均分布着数百个穴臼。

这些穴臼有的如圆形水缸,有的如人的脚印,有的则像古代舂米的石臼,还有的却像牛的蹄印。最大的穴臼直径约1米,最小的直径约10厘米,其深浅不等。穴臼口宽肚窄或口窄肚宽,但口沿和内壁均十分光滑,其中有的穴臼中还藏有多块鹅卵石,而在岩石的斜壁上,还可看到许多“U”形擦痕。

当地人介绍,另一处叫“洒口”的地方也有这样的地貌。在当地人的带领下,他们又找到了一条狭长的河谷。河流的上游是一座大山,大山的植被已经被剥落,露出大面积的花岗岩,花岗岩中间是一条狭长的大坑,泉水通过大坑向下游流去,在大面积的花岗岩基面上,可以看到很多石洞。这些石洞大小不一,有深有浅。经过测量,最大的石洞直径约1米,深约50厘米,最小的直径约40厘米,深约10厘米。有的石洞藏有水,有的已经干涸。

资料显示,对这些穴臼地质学家有两种不同的解释,一种认为这些穴臼是冰臼,是两三百万年前的冰川遗迹,冰川融化后形成的急流,携带着石块,从相当的高度垂直向下对岩石长期强烈冲击和研磨而形成的穴臼,地质学上称之为“冰臼”。另一种解释是壶穴,是普通岩石河床被水流冲磨而成的深穴。它分布在石质河床基岩节理交汇点或破碎处,水流使之成为洼坑;洼坑里砾石在流水的带动下旋转、撞击、磨蚀坑壁,使洼坑不断扩大加深,形成深宽数十厘米到数米的深穴,地质学称之为“壶穴”。

前5个月中央企业完成投资1.7万亿元 同比增长12.5%
  新华社北京7月3日电(记者王希)国务院国资委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1至5月,中央企业完成投资1.新浪广东
农业农村部部署高温防御工作 落实抗旱保苗关键措施
  新华社北京7月3日电(记者于文静)据中国气象局新浪广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