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两“安平” 文创“斗阵行”

10.06.2016  06:21

  中新社晋江6月9日电 题:两岸两“安平”文创“斗阵行

  中新社记者 孙虹

  “大陆的安海镇旧称‘安平’,是郑成功的成长之地;台湾台南的安平区是郑成功逝世之地。”9日,在福建省晋江市安海镇参与两岸文创市集的台南文创业代表周芷茹说道,两岸两个“安平”渊源深厚,成就了今天两岸文创业的“斗阵行”(闽南语,意为“一起走”)。

  建镇1000多年的晋江安海镇,在明朝时称为“安平镇”。“郑成功6岁时从日本来到安海,一呆就是22年,勤于文武,并从这里带了很多军民到台湾。”安海镇党委书记唐春晓介绍说,郑成功、龙山寺、安平桥等一脉相承的文化元素,使两岸两“安平”越走越近。

  据记载,郑成功挥师驱逐荷夷,开府承天,以“安平”之名取代攻台时的登陆处——热兰遮,设安平镇(今台南市安平区),从此海峡两岸一衣带水两安平,遥相对应。

  “不管是文缘,还是血缘,两岸都十分亲密。尤其是台南,有三分之二的居民祖籍就是晋江安海。”周芷茹告诉记者,台湾儒化、汉化社会的建立归功于郑成功,而郑成功的儒家教育思想就是在安海形成,所以这是个很奇妙的历史缘分。

  T恤、明信片、瓷板画、手绘笔记本……记者在文创市集上看到,传统手工艺品融入了两岸青年人的创意,焕发出了新的生命力。包括现代文创、传统艺术、工业设计、互动表演、台湾文创在内的五大展区,成为传统文化与现代创意交织的舞台。

  在台南市文化协会创会理事长郑道聪眼里,结合传统文化的文创商品,其发展与地缘关系是没法脱离的。“我很期待有着较为成功发展经验的台湾文创业,能为大陆产业调整注入一个新的理念。

  对于大陆年轻设计人才而言,台湾天马行空的创意产业魅力无限。晋江“乌先生”品牌创始人之一林远进向记者展示其团队设计的文创产品,印制有“缘投”、“古锥”等闽南语的T恤衫,辅以台湾音标,颇为有趣。

  “我们的团队平均年龄28岁左右,是一个比较年轻的文创品牌。”在他看来,两岸地缘相近、血缘相亲、文缘相承、商缘相连、法缘相循,以及相同的民俗信仰、饮食习惯等等,都能激发两岸年轻人创意,共同进步。

  “安海刚刚成立了文化创意发展协会,并与台南文化协会、安平文教基金会结为友好协会。”唐春晓介绍说,前不久协会筹备组专门赴台访问,亲身参与台湾郑成功文化节的举办,也与台湾文创业建立了非常好的关系。

  “两岸‘安平’的文化和民间交流仅仅是一个起点。”唐春晓谈到,我们先从文创方面作为切入点,寻找合作空间,下一步在共同打造郑成功文化、龙山寺文化等方面也有一些好项目,再慢慢上升到教育、医疗、旅游、产业等两岸全方位合作,取长补短,前景无限。(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