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新闻讲习所揭牌 学子交流渐入佳境

22.07.2014  17:32

  中新网福州7月22日电 (余婷)在台湾辅仁大学大二学生郑安婷眼中,福州的三坊七巷特别“”,“这里的房子古色古香,一进一进的走进来,好像在穿迷宫、拍电视剧。

  22日上午,郑安婷和其他59位榕台大学生新闻营同学一起,在福州三坊七巷的福建民俗博物馆参加了两岸青年新闻讲习所的揭牌仪式。未来几天,郑安婷将和大陆同学一起在讲习所听课,联合开展以海上丝绸之路为主题的文化之旅。

  两岸青年新闻讲习所是首个由两岸媒体共同创办的青年新闻研习机构。当日上午的第一堂课是由福建省史志研究馆馆长卢美松主讲的《海上丝绸之路与福州》,郑安婷在课上专心记录,和同学轻声地探讨问题。

  台湾学生团的领队谢谨羽告诉记者,台湾学生从小就了解许多郑和下西洋的传说和故事,对海上丝绸之路也并不陌生,“昨天我们去看了郑和出海下西洋的遗迹、史料,同学们对于亲眼看到书中的知识感到兴奋。

  考虑到两岸学生专业背景的不同,讲习所为营员们安排了《新闻采访写作中应注意的问题》、《如何采访新闻与独家新闻》等课程,为之后探访“海上丝绸之路”夯实专业基础。

  而在课外,两岸学子除了探讨新闻课题,更多地畅聊两岸青年人的兴趣,譬如台湾“吃货”和大陆“吃货”就在交流中产生了共鸣,台湾夜市、福州的饮食口味成为了大家热聊的话题,而两岸学子口音的差别都成为大家增进了解的话题。

  此次新闻营的不少台湾学生和郑安婷一样,是第一次来到大陆,但是相仿的年纪和共有的青春活力让两岸学子很快就打成了一片。经过一天的接触,郑安婷就和一对一互助的上海的姑娘颇为熟络,同居一室的她们也会在晚上卧聊、分享观点,郑安婷也在上海室友的帮助下装上微信,解决了通讯工具不畅的问题。

  在谢谨羽看来,榕台之间文化相近,饮食、气候都很像,两岸学子之间的亲近感是自然而然产生的,“昨天开营仪式结束后,就有好几个大陆同学带着台湾同学到正大广场看电影,逛福州街区,相互之间熟悉的非常快,都不需要我们领队帮忙啦。”(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