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肃执纪问责 “亮剑”基层腐败

16.07.2015  10:58

  编者按:4月底,省委省政府全面部署要求加强和改进基层治理工作。在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和亲自部署下,我市各相关部门迅速开展行动,针对村官贪腐、涉农职务犯罪、农村黑恶势力等突出问题进行专项整治,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矛盾纠纷和不稳定因素。为营造良好的预防和治理氛围,本报今起开设“推进三项整治 加强基层治理”专栏,陆续推出系列报道,敬请垂注。

  自4月底全省部署开展农村基层党员干部违纪违法线索集中排查活动以来,市委书记黄强专门召开“三项整治”工作推进会,全面部署要求从严从重查处严重侵害群众合法权益的村官贪腐问题。为更好地贯彻落实,全市纪检监察机关针对我市农村基层的实际情况,不断加大对群众身边腐败问题的查处力度。至目前,我市各级纪委已排查出农村基层党员干部违纪违法线索318条;上半年全市纪检监察机关立案364件364人,其中查处镇村基层党员干部违纪违法案件289件289人,占立案总数的79.4%,同比上升112.5%;通报、曝光农村基层党员、干部违纪违法典型案例11起。

  制方案明责任

  建立排查台账

  “开展农村基层党员干部违纪违法线索集中排查活动,重点排查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四风’问题、征地拆迁和工程建设等领域、农村‘三资’管理使用、涉农政府专项资金管理使用和执法监管、公共服务等窗口行业和领域5个方面违纪违法线索。”市纪委相关负责人说。

  为确保排查行动横到边、纵到底,不留任何腐败死角,我市迅速行动,成立了以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胡钛为组长的农村基层党员干部违纪违法线索集中排查领导小组及相应的日常工作机构。在重点查办大案要案的同时,全市纪检监察机关还制定下发集中排查活动的《工作方案》和《工作责任通知》,明确各级各部门的工作责任,并召开各县(市、区)纪委书记会议,对集中排查工作进行全面部署。充分发挥来信来访等渠道,依托电子监察平台等载体,组织巡回检查、发动群众举报等形式,广泛收集和排查农村基层党员、干部违纪违法线索,并逐一进行登记造册,建立台账。

  至6月30日,全市共集中排查农村基层党员、干部违纪违法线索318条,其中涉农政府专项资金管理使用和农村“三资”管理使用方面的线索分别有101条和51条,占排查总数的47%。

  创新办案方法

  提高办案实效

  兴宁罗岗溪联村村干部顶风违纪,使用扶贫资金公款旅游,5名村干部全部受到查处;梅县程江扶贵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余汉东违规低价转让村集体土地,收受老板贿赂2万元; 五华水寨岗阳村先后两任村党支部书记共9名村干部,利用职务之便虚报种粮直补面积,骗取种粮直补款和良种补贴款3.39万元……

  在线索排查过程中,市县两级纪委领导班子成员和各案件检查室通过实行包片和包案负责制,全面落实办案情况月终预测、季度通报、分工督导等制度;对摸排发现的违纪违法线索,实行线索排查专报制度、排查情况定期分析研判制度、重要案件督办制度。

  市纪委还积极探索“线索处置上收一级、案件查办下延一级”的办案新方法,联合相关职能部门,把线索处置、案件查办的“两个报告”制度下延到基层镇(街)纪委,不仅提高了效率,还缩短了办案周期。

  “我们将通过个案剖析,查找发案规律,及时建章立制,堵塞农村基层工作漏洞,从源头上杜绝群众身边腐败问题的发生。”市纪委相关负责人说,下一步,市纪委将在线索排查、核查和制度建设上下功夫,不断拓宽线索受理渠道,积极加强与组织、财政、民政、农业等部门的沟通协调,挖掘更多有用线索,对严重侵害群众利益的村官贪腐、小官大贪等问题以及顶风违纪的“四风”问题,坚决从严从重查处并加大追责力度,维护农村社会和谐。

  (李跃  袁晓敏  史继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