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都议事厅丨从简易车间用工看保障就业智慧
■ 林德培
本报报道,五华县相关部门去年与明珠星钟表公司通力合作,在该县部分偏远乡村建起了简易小车间,吸引当地闲置劳动力和有劳动能力贫困户就近就业,实现了企业用工与农民找工“双赢”。目前该公司车间有38名工人,有13人是贫困户、5名残疾人,每人月收入至少1000元以上。
在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历史阶段,各地化解过剩产能、处置“僵尸企业”“机器换人”等结构调整,对低技能就业产生了挤出效应,结构性就业矛盾凸显。如何实现经济有质量的增速,还能实现同样充分的就业,考验着主政者和企业主的智慧。
就梅州而言,企业招工难、用工难,几乎是每年许多用人企业面临的常态性问题,而另一方农村群众找工难或者劳动力闲置的窘况又长期存在。五华相关部门与明珠星钟表公司结合实际通力合作,在偏远乡村建起一个个简易的小车间,构筑起乡村就业的大平台,破解了这种“尴尬”局面。这种有益尝试,既增强了企业活力,又保障了农民就业,经验值得认真总结、广泛推广。
保障就业是民生之本,涉及千家万户。而中小企业是招揽基层劳动力上岗、解决社会就业难题的重要主体。因此,我们在支持实体企业发展的同时,要大力扶持那些就业容量大的中小微企业和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要在“降、返、补” 这三个字上做文章。“降”低社保费率,加大“返”还不裁员、少裁员企业的失业保险费力度和幅度,对吸纳就业困难人员的企业给予适当社保“补”贴和贷款贴息等。这样一来,既支持了企业大胆用工,又能使其轻松上阵扩大生产,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与此同时,对于失业人员要完善实名制服务和管理,及时兑现失业保险等社会保障待遇,使其成为企业用工的推荐备选;对于零就业家庭或是有劳动力但不便远行的家庭,要和企业深入合作创造条件方便他们就近就业。最重要的一点是,在经济面临下行压力的背景下,要谨防欠薪事件发生,尤其要保证工资按时支付,保障农民工劳有所得,企业用工可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