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个品种抗战主题出版物首发

16.08.2015  12:24
南国书香节举行的日本侵略广东档案史料图片展吸引了不少现场观众。15日,他在南国书香节中版馆举行该书中文版的签售,并发表演讲,回忆4位中国父母培育他成长13年的生动细节。”中岛幼八讲述了他在战后岁月的艰辛遭遇,将中国父母收养、抚育他的细节娓娓道来,让现场不少读者为之动容。

南国书香节举行的日本侵略广东档案史料图片展吸引了不少现场观众。

  南方日报记者 刘力勤 实习生 欧瑶瑶 摄

  8月15日是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70周年纪念日,2015南国书香节经过长期筹备,联合全省各大出版机构力量,集中大量讲述抗战历史、激励爱国情怀的精品出版物,在此前后陆续举行新书首发式、演讲座谈、图片影视展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让纪念活动进入高潮。

  15日上午,由省委宣传部、省新闻出版广电局主办,南方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承办的“广东省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主题出版物首发式”活动在南国书香节现场琶洲会展中心10·2馆广东馆活动区隆重举行。

  参加此次首发式活动的8家出版单位带来20个品种的以抗日战争和反法西斯战争为主题的图书和音像制品,其中包括入选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纪念抗战70周年百种重点出版物”的广东经济出版社的《血火铸长城——写给新一代人看的抗战史》、暨南大学出版社《走过日据——120位幸存者的泣血记忆》《丰碑永铸——华侨华人与抗日战争图片集》,广东人民出版社的《抗战三部曲》、广东教育出版社的《烽火巾帼:抗日战争中的女英雄》《抗战侧影:鲜为人知的历史细节》、花城出版社的《喋血山河》、新世纪出版社的《东江纵队抗日英雄传奇系列》等,从各个不同角度向读者展示了中国人民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英勇事迹,揭露了抗日战争时期日军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

  首发式后,“回顾抗战史,实现强国梦——徐焰少将《血火铸长城——写给新一代人看的抗战史》新书发布暨读者见面会”“‘牢记历史、珍惜和平’——《东江纵队抗日英雄传奇系列》新书见面会”“一样的抗日战争不一样的抗战记录《档案揭秘——抗战第一现场》新书首发式”等活动相继举行。

  ■专访

   著名军事史专家、国防大学教授徐焰少将

  抗战精神激励国人心怀强国强军梦

  南方日报:您认为今年抗战纪念活动有何新含义?

  徐焰:今年的纪念活动是抗日战争胜利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为什么呢?当然与我们国家的安全环境有关,最根本的是国力的增强,中国要展示出一种大国的姿态。我们纪念抗战胜利,是要激励国人心怀强国强军梦,最终是为了用抗战精神激励我们实现中国梦。

  南方日报:您新书的副标题是“写给新一代人看的抗战史”,为什么?

  徐焰:现在的年轻人跟以前相比,思想相对比较锐利,跟以前信息不太畅通时代的年轻人不一样。信息时代各种各样的信息很多,这里面有正音也有杂音。现在年轻人需要正能量的教育,分辨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这本书是科学性、生动性、趣味性的结合,让大家都愿意去了解这段历史。同时这本书也图文结合,现在年轻人对历史的印象和认识很多都是通过图像来认识的,人的思维特点决定理论概念多是来自于形象。

  南方日报:您如何在抗战史研究中给读者带来新的观点和认识?

  徐焰:还原历史要排除枯燥的说教,要形象、鲜活、辩证地解读历史。因为历史是多棱镜,我现在讲的抗战史也不是传统说法的一种颠覆,主要是更生动,多视角地解读它。中国是战胜国、日本是战败国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过去把它说得太简单或太单纯了,历史现象却是很复杂的现象,太教条化的教育让人们一看到新的信息就感觉很奇怪,复杂的分析反而让我们看到了今天许多国际关系和事件的原因。我们以后的历史教育应该要有一个改变。

   书籍发布

  东江纵队抗日英雄传奇系列

  讲述广东抗战史

  便于青少年阅读

  由暨南大学教授喻季欣组织学生编写的《东江纵队抗日英雄传奇系列》丛书成为今年南国书香节上“唯一一种讲述广东抗日战争史迹”的出版物。喻季欣在早年从事新闻工作期间,曾在香港、北京多次接触东江纵队老战士,并逐渐萌发了为东江纵队书写一部历史的想法。

  “东江纵队重要特点是华人华侨多,知识分子多,其中小游击队员才10多岁。其中一名14岁小游击队员救下美国飞行员科尔,护送到东江纵队总部。科尔后来回到美国画了5张漫画来怀念游击队员。”因此,喻季欣特地找到了10余名年轻学生,用真实的历史材料,鲜活的语言,完成了这套适合于青少年阅读的历史读物。

  日本遗孤中岛幼八回忆录

  感恩中国养父母

  宣扬中国人善良

  中岛幼八的父母受军国主义思想毒害,抗战期间到东北做工。他3岁时成为遗孤,被中国父母收养,一直长到16岁,受到一位中国人的激励,他回到日本,开始了一生促进中日友好和平的事业。年过七十的他花费两年时间写了《何有此生:一个日本遗孤的回忆》。15日,他在南国书香节中版馆举行该书中文版的签售,并发表演讲,回忆4位中国父母培育他成长13年的生动细节。

  “我不是从事写作的人,写这本书非常辛苦,但我写的过程非常顺畅,因为我只是把童年和少年期间和养父母、乡亲共同生活的回忆写下来就可以了。”中岛幼八自费出版了该书日文版,并在日本的书店受到大量读者的喜爱,两次印刷售出3500余本,并于今年在北京三联书店出版了中文版。

  “日本战败后,在东北四处逃难的日本人吃尽了苦头,这个时期有些孤儿就被遗弃了。日本侵略者侵略中国的时候,在广东、香港犯下了滔天的罪行,通过烧杀劫掠给广东和香港的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作为一个日本人,我觉得有义务和责任向中国人民道歉,谢罪。我永远不会忘记我的养父母以及我的乡亲、我的老师和同学对我的支持和抚养,我想让所有人都知道中国人的善良。”中岛幼八讲述了他在战后岁月的艰辛遭遇,将中国父母收养、抚育他的细节娓娓道来,让现场不少读者为之动容。

  讲述纽伦堡和东京审判新书

  剖析历史遗憾

  反击日本右翼

  15日下午,由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纽伦堡审判——对德国法西斯的法律清算》和《东京审判——正义与邪恶之法律较量》在中国出版集团馆举办新书发布会,作者何勤华为读者观众带来“从纽伦堡审判到东京审判——为了不能忘却的纪念”主题讲座。

  北京大学法学博士,华东政法大学前任校长何勤华在发布会上以东京审判这一历史大事件为切入点,围绕“东京审判的伟大贡献与若干遗憾”,从东京审判的贡献、遗憾和反思三个方面系统解读东京审判的台前幕后以及战后日本对待侵略战争态度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他认为,虽然东京审判对战争罪犯的清算和打击力度还不够彻底,但总的来讲,它对于制止侵略战争、促使各国通过和平方式解决相互之间的争端起了良好作用,鼓舞了世界人民与之斗争的信心和斗志。

  “东京审判已经过去了70年,为什么我们现在还要重提这段历史?”何勤华在讲座最后反问读者,“其目的就在于铭记历史。尤其是在日本右翼势力不断挑起事端,不断往军国主义和法西斯主义方向靠近的情况下,我们亚太地区,特别是深受日本侵略之苦的中国人民,更加应该保持高度警惕,对日本右翼势力的活动予以反击。

  专题采写:

  南方日报记者 陈龙 陈小庚 郑照魁

  实习生 陈欣捷 钱虹 古嘉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