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志愿者团队探访并资助20个困境好人家庭
大洋网讯 “我们就是想利用这个项目给他们雪中送炭,让好人有好报,让行善者不吃亏。”怀着这样的想法,广州一志愿者服务团队2个月内探访了广州20个困境好人家庭,送去帮扶金,帮助被生活羁绊的他们更好融入社会。
这个团队是尚丙辉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这个项目的名称为“付出爱·回报爱——广州好人支援计划”,他们为困境好人送去问候与帮扶,也呼唤社会形成善待好人、尊敬好人的氛围,让好人活得光彩、受尊重,成为这座城市真正的明星。
家有病人的好人:
出门散散心 变成奢侈品
9月10日,探访志愿者来到广州好人廖洁容的家中。过去10多年,为了照顾患有小儿脑性瘫痪的儿子小昊,这位母亲的生活几乎是在医院和家庭两点一线之间奔波。洗澡、穿衣、上厕所,这些普通的事情,对于小昊来说却是挑战。每天,廖洁容想着为儿子活动手脚、教他发音、说话。无论是去市场买菜、到居委会办事,甚至下楼取个东西,她都将儿子带在身边。
“为了儿子放弃生活的其他部分,我觉得是值得的。”廖洁容说起被儿子“捆绑”的生活,“儿子慢慢变好,我最开心了。”
廖洁容的情况并不是孤例,志愿者陈勤英说,还有不少广州好人为照顾家人放弃生活原本的乐趣。比如,荔湾区好人张建光照顾瘫痪妻子20多年;白云区好人刘长联照顾车祸被撞成植物人的儿子10多年;白云区好人张皓心40年如一日照顾偏瘫母亲。
为了让廖洁容和儿子“出一趟门”,今年中秋节,志愿者们设计了邀请好人爬山的活动。“刚开始廖洁容有些担心儿子行动不便拒绝了,没想到活动开始前的晚上,小昊主动提出要参加。”陈勤英说,为了让小昊顺利爬上火炉山,四名志愿者用轮椅将小昊推上了山顶,“看着他们母子两人笑着上山,笑着下山,大家感到很开心。”通过这件事,让志愿者们明白了一点:这些被生活困在家中的好人,其实非常渴望走出家门、更好融入到社会中去。
独居的好人:
蜗居小小公租房 捐出千元补助金
9月7日,“广州好人支援计划”项目探访的第一站来到天河区沙东街濂泉社区88岁独居老人陈大明家中,20平方米的小房子,堆放着各种家具,有些昏暗杂乱,一个木架上“广州好人”荣誉证书端正摆放着。
陈大明的人生坎坷,老伴常年患病,二女儿有二级精神残疾,他一人2000多元的退休金应付两人医药费都有些吃力。如今,老伴、二女儿已离世,剩下他蜗居在20平方米的公租房。“这里有点乱,你们不要在意。”见到志愿者进屋,老人有点不好意思。
“2008年四川汶川地震发生后,街道倡议广大居民捐款,他二话不说,直接把街道刚发下来的1000元补助全部捐了出去。当时辖内有六十多名党员,有的捐五十元,有的捐一百元,他们当中,陈大明是最困难的,但却是捐款最多的。”随行社区工作人员提到这样一个细节。
陈大明在社区里是出了名的热心人,见到谁有困难,总想着帮一把。
“好人支援计划”
这是一场好人帮好人、好人传递好人精神的接力跑。活动发起者尚丙辉是中国好人、省道德模范,参与者中还有70多岁的广州好人梁为道。他们要帮助的是一群处于生活困境中的好人。
“好人们的生活好吗?他们的精神价值是否得到很好的传扬?”在该项目开启前,这些问号一直萦绕在项目志愿者陈勤英脑海中。
据广州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统计,截至2018年3月底,广州市共有5人获得全国道德模范称号、13人获得省道德模范称号、426人获得市道德模范称号,165人被评为“中国好人”,87人被评为“广东好人”,1166人被评为“广州好人”。
好人精神逆境中仍闪光
其实,在广州上千好人群体中,有不少困境好人。他们生活困难,依旧不忘初心、保持善良与爱心,或是三十余载照顾瘫痪在床的妻子不离不弃,或是伺候天生残疾的女儿四十八年无怨无悔,或是负债累累依旧将四万元交给失主拾金不昧,他们用行动践行什么是大德大爱。“他们虽然处于生活困境中,有疾病、清贫,但是他们的精神品质依然闪光,逆境反而让他们变得更加可敬。”陈勤英说,这是她探访完20个困境好人家庭的最大心得。
据了解,“广州好人支援计划”为困境好人提供一定数额的资金帮扶,分为2000元、3000元两个等级,并且志愿者发动社会力量帮助他们完成一些“微心愿”。“做这个项目最大的问题是资金。我们的项目得到了广州市第五届社会组织公益创投项目20万资助资金的支持,并自筹10余万元。”尚丙辉说,在资金使用上,主要用于反哺好人,我们给每个好人2000元和3000元两个等级的资助,其实这笔钱对他们来说是远远不够的。
20个困境好人家庭获助
该项目自今年7月中下旬正式开展探访服务,将近两个月的时间里,志愿者团队奔赴花都、从化、荔湾、肇庆、白云、天河、黄埔、南沙等地探访了20个困境好人家庭。
这20名困境好人中有2名中国好人、2名广东好人、1名广州市道德模范、1名烈士家属、1名见义勇为遗孀、13名广州好人。
“除了我们机构的多名志愿者外,还有很多社会爱心人士参加,他们有国企员工、企业人员、个体户、公益摄影师。大家年龄不同、职业不同,爱心却一样真挚。”尚丙辉告诉记者。
文/广报全媒体记者肖桂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