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医生和她的1000个宝贝:至少要和家长做七年朋友

20.05.2016  18:14

原标题: 眼科医生和她的1000个宝贝:至少要和家长做七年朋友

  当焦急无助的家长们把襁褓中的孩子带到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眼科医院副院长、白内障专家陈伟蓉的诊室时,他们听到的第一句话是:“我们至少要做七年的好朋友,一起为保护宝贝的眼睛努力!

  生病的孩子心理敏感,为了保护孩子们的自尊心,陈伟蓉不准医护人员叫他们“患儿”,一律叫“宝贝”。这些年来,陈伟蓉和家长们齐心协力,让 1000多个“宝贝”重见光明。

   至少要和家长做七年朋友

  每出生一万个新生儿,便有五个人睁开眼却看不清妈妈的面孔。他们的眼睛对周围事物没有反应,瞳孔中间有一层白膜,严重者眼球像钟摆一样来回摆动,有些孩子还同时患有小眼球等。如果不能在视觉发育的敏感期进行治疗,他们这辈子都会生活在黑暗中。

  从医26年来,她致力于挽救这些孩子的视力,她就是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眼科医院副院长、白内障专家陈伟蓉教授。当焦急无助的家长们把襁褓中的孩子带到她的诊室时,他们听到的第一句话是:“我们至少要做七年的好朋友,一起为保护宝贝的眼睛努力!”这些年来,陈医生和家长们齐心协力,让 1000多个“宝贝”重见光明。

  治疗孩子要比大人费劲十倍,但看着他们从小宝宝一路健康成长,我特别开心,更有成就感。治好疾病,不仅仅是医生的事情,要医患齐心,才能事半功倍。——陈伟蓉

   与患儿家长亦师亦友

   家长心得绝不送红包

  昨天, 在诊室里,记者问五岁的鸿仔、八岁的杰仔、十一岁的琳琳“怕不怕陈医生”时,这几个来复诊的孩子害羞地扭扭身子:“不怕,陈医生有糖。”五岁的鸿仔用行动做出了回答:陈医生一进诊室,没等她坐定,他冲上去就送了一个热吻。

  琳琳的妈妈说,陈医生哄孩子特别有一套。每次来复诊,她送给孩子的第一个“见面礼”是拥抱。孩子做检查时很害怕,她有时给块糖,有时塞一个公仔。孩子闹别扭时,她的一句话比家长的命令还有效。

  在年轻家长心中,陈医生如同长辈和严师:复诊时她会检查家长的护理“功课”有没有做到位,没做好护理导致孩子眼内感染的家长会“挨训”。“小孩子像猴子一样,眼镜戴得不安稳。第一次复诊时,孩子把眼镜摘了下来,陈医生一看就批评我,说这样怎么能矫正好视力。”杰仔妈妈说,即使挨了训,家长们依然感激陈医生的直言相告,“严厉是因为对孩子的爱”。在QQ群里,家长们还会互相介绍心得,如何能在“考官”陈医生面前拿高分:手术后千万不要让孩子揉眼,千万不要送红包,否则一定会惹怒她。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