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江建成84个惠农信息社 信息化服务下到田头

03.09.2017  11:03

  农户正在通过惠农信息社了解各类农业信息。谭文强 摄

  在电脑或终端触屏机登陆网站,农民就可以购买种苗、农药、化肥等生产资料;种植中遇到难题,打开手机查询农技知识还能连线专家面对面咨询;农产品还没采收,产量、价格、品种和位置等信息就已经发布在网上。这是记者近日在阳东区、阳西县走访“惠农信息社”站点看到的场景。

  “惠农信息社”是省农业厅2015年推出的一项信息进村入户工程。目前,阳江建设完成惠农信息社84个,覆盖38个镇及重点农业龙头企业。

   互联网对接农产品供需两侧

  “看一下最近草莓苗和石斛的价格。”在广东丰多采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办公室,副总经理林绥伟和农技员频频点击一台终端机的屏幕,查看各类农产品供应信息和新上市的农资产品情况。办公室的门楹上挂着锃亮的“惠农信息社”牌匾,室内种植技术手册、终端机、电脑、专用手机一应俱全。

  2015年,作为农业信息进村入户试点省,广东在全省范围启动建设1200个“惠农信息社”,探索网格化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形成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广东模式”。广东丰多采合山惠农信息社是阳江的省级站点之一。

  打开惠农信息社网站,记者看到内设了农技百宝箱、致富经验、农情服务、农技上门、农产品线上推广、农资查询购买等资讯和服务板块,通过地图还能查看周边服务站点的分布情况。

  丰多采是阳江省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之一,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已经形成了从种苗培育、种植、加工到市场、配送和终端卖场的产业链体系。林绥伟认为,惠农信息社的建成,将更大程度发挥丰多采的“龙头”作用,基地供应的苗木信息、农产品市场需求和价格、农业技术指导,都将在惠农信息社的平台“一站式”发布。

  “我们需要哪些产品,就定一个商品标准和收购价发布,农户也可以发布供应的信息。”林绥伟认为,随着信息社的推广,农产品产销对接和技术推广都会越来越高效,从而缓解种难卖难的问题。

  通过手机获取农技知识

  “这两个月有很多荔枝采后管理的文章推送,我看完就结合自己的经验给农户讲解。”西荔王惠农信息社是阳西县的一个站点,负责人李贵赛向记者展示了手机上APP,在页面上有针对选定作物的种植技术推送,还能上传图文咨询专家。此外,根据专家的“配方”,农户可以直接到网站购买优质正品的农资。

  技术人员介绍,信息社的建立,为基地带来了更多的技术支持,除了线上问答,还常有专家来到基地手把手进行讲解。7月上旬,荔枝采收刚结束,华南农业大学的两位教授就应邀而来,围绕“病害虫害防治及梢期管理”这一荔枝种植的技术难点,为100多位果农授课。

  在信息社网站上,记者看到,一项“农技上门及农资免费试用体验活动”正在举行,农户可以邀请专家免费上门提供病虫害诊断、用费用药调研、农资试用甚至一整套技术管理方案。

  根据省惠农信息社工作指引,信息社将和全国农业信息综合服务平台12316结合,为农户提供更便捷的咨询服务。市农业局科技交流与市场信息科负责人介绍,两个平台打通之后,农户遇到种植养殖方面的难题,就可以连线省平台的专家,以视频对话的形式深入交流。

   10项服务深入田间地头

  2015年出台的《广东省信息进村入户试点工作方案》提出,惠农信息社是我省实施信息进村入户工程的载体,通过信息社的建立和运作,支持企业经营、青年创业、公共服务等多种服务模式协同发展,打造“互联网现代农业”示范工程,探索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广东模式”。

  按照规划,惠农信息社主要包括十项服务,分别是:移动通信业务、宽带业务、电视业务、放心农资购买、电商平台入驻支持、生活缴费业务办理、票务业务办理、安全支付、金融贷款和专家咨询及涉农信息服务。

  市农业局科技交流与市场信息科负责人介绍,目前全市84个信息社提供的服务主要在生产服务方面,包括农技培训、良种良苗、市场资讯、质监防疫、商贸对接等。按照省农业厅的统一部署,信息社的生活服务、政务服务功能也会逐步完善。

 

编辑: 李明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