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博会开幕 13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合作项目签约

19.11.2015  10:41

18日,首届广东 智博会 开幕,13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合作项目签约。记者 孙俊杰 摄

相关专题推荐:智能制造 制造未来——2015广东智博会

11月18日,首届广东国际机器人及智能装备博览会(以下简称“智博会”)暨2015年广东省科技成果与产业对接活动在东莞开幕,13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合作项目签约。广东省副省长招玉芳、东莞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徐建华,东莞市市长袁宝成等出席了开幕式。

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 成主导产业

本届智博会展览面积达10万平方米,自中国(含香港、台湾)、美国、德国、日本、韩国、意大利、瑞士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超过1000家知名企业参展,规模居全国同类展会首位。据组委会统计,仅展会首日,专业观展人数就超过3.5万人。

徐建华表示,东莞已明确把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作为强力推进的主导产业,将引进大连机床等龙头企业,并加快建设广东省智能机器人研究院,打造松山湖国际机器人产业基地,实施“机器换人”计划,推动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蓬勃发展。

据官方数据统计,2014年全市技改 投资 同比增长28.6%,2015年1至9月,东莞工业技改完成投资额169.8亿元,同比增长166%,增速在珠三角排名第一。

徐建华说,智博会的举办,有效促进智能制造创新成果与企业现实需求有效对接,加快促进东莞乃至广东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的发展,推动东莞加快转型升级、迈向智造强市将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

他还表示,东莞将坚持产需结合,不断创新办展模式,提升办展层次,拓宽办展内容,着力将智博会打造成具有全国示范意义的产业合作对接平台,有力推动广东省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的发展。

13个合作项目现场签约

智博会开幕后,2015年广东科技成果与产业对接活动启动仪式举行,包括劲胜精密在内的来自全省各地的13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合作项目现场举行了签约仪式。

劲胜精密相关负责人王长明在接受采访时透露:“公司与深圳大学的战略合作,主要在于非晶金属等新材料的研发和应用,可广泛应用在3C产业、航天航空、医疗器械等领域。这种新材料可运用在机械结构部件里。”

“双方的合作是建立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的,深圳大学在新材料研究方面有20多年的经验,劲胜精密将该技术进行产业化运作,从而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王长明说:“我们预计在5年内形成规模化生产,累计产值达到2亿元。”

安排四项产业对接活动

除启动仪式外,本次展会还安排了包括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创新成果发布会、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企业创新成果展示活动、智能制造创新人才对接活动等四项产业对接内容。

对接活动现场展示面积约2000平方米,通过创新形式,重点展示15家智能制造装备企业、12家高端电子信息企业、5家新材料企业以及东莞横沥镇开展产学研协同创新企业,还针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需求情况开展人才对接活动。

广东省 经济 和信息化委员会主任赖天生表示,2015年,全省共有近200家企业和50家高校、科研院所创造了646项科技创新成果。本次对接活动以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成果转化为主题,力争通过战略性新兴产业链条上中下游对接,加速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智博会在东莞举行,可为广大企业、高校、科研机构提供一个智能制造技术和装备展示、交流、合作的平台,以需求为引领,以产学研用为纽带,提升智能装备发展的水平。

中国工程院院士“把脉”东莞智造

18日,在智博会开幕期间,“中国智能制造院士东莞行”和“东莞成长型企业沙龙”同期举行。在沙龙现场,专注研究智能制造领域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姚穆、谭建荣、瞿金平前来与企业进行对接,为企业发展“把脉”。

姚穆

“制造业不仅要大还得要强”

姚穆表示,随着欧美发达国家提出“再工业化”,重新发现制造业,中国制造业面临的形势变得更加严峻。

“包含东莞在内的制造业大而不强。”姚穆说,这主要体现在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少,核心技术对外依存度较高,产业高端装备、核心零部件和元器件、关键材料大多依赖进口。

“制造业不能光是大,还必须得强,由大变强是制造业的新使命。”姚穆说,东莞等以制造业为根基的城市,要从头到尾紧紧抓住制造业,同时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装备制造业,实施“走出去”战略,这是中国制造业持续发展的能力。

姚穆建议,制造业由大变强,首先要坚持创新驱动,即大力推行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智造,提高创新设计能力,建立健全制造业创新体系;其次,质量为先和绿色发展,即强化智造基础,提升产品质量,实现绿色智造;再就是结构优化,即培育具有自主竞争力的优势产业和企业群体,把生产型制造业向服型制造业转型。

他还说,东莞不仅要做制造业,还要提前布局做服务型制造业。

此外,针对东莞中小企业众多的现状,姚穆建议东莞成立“产业技术协同创新联盟”。“大企业有实力在全产业链布局,但是中小企业就比较盲目,稀里糊涂。”他说,建设产业技术协同创新联盟后,让中小企业用最低的成本取得在原料、市场、物流、渠道等产业链环节的资源,用引导的手段,避免各自为政造成的资源浪费。

谭建荣

“无人工厂并不是智能制造最终目标”

谭建荣主讲制造业的关键技术与发展趋势。他说,东莞是改革开放的前沿也是制造业发展的前沿,制造业转型升级意义很大。

他认为,从数字制造到智能制造是制造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美国“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计划”、德国工业4.0、中国制造2025等国家战略计划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国大体需要用三个十年左右的时间,完成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的转变。

谭建荣说:“智能制造的最终目标并不是无人工厂。”他说,智能制造是以人为本和以人为中心,不是把人换掉,而是留下人工作业的精华。“能让人做的继续让人做,不能让人做的就让机器做,在欧美发达国家,智能制造指的就是实现人机合理分配和人机交互。”

他说,要想做到人机交互,这就需要做到基于上下文的自适应诊断工具;基于位置的维护和规划辅助工具;基于肢体动作的物理辅助;基于虚拟现实的复杂工作流程的辅助管理工作;以及移动式个性化自适应的辅助导航系统和多模式的人机交互。

“比如,未来的工业环境可能是佩戴上谷歌眼镜,洞察到每个工序的运作步骤和参数,或者,人可以凭借智能化工具,准确定位产品、零件和物料、工具。”谭建荣说,也就是说,真正的智能制造就是机器人与人一起协同工作。

瞿金平

东莞制造业要由“代加工”向“代设计”转变

瞿金平就智能制造的产品创新做演讲。他说,新一轮产业发展的核心、未来制造业发展的机遇是智能制造,以东莞为代表的制造业城市要以产品创新和装备创新、模式创新推进产品制造业产业链上的技术协同创新和集成开发,尤其是产品创新。

瞿金平说,产品创新是企业在智能制造潮流中脱颖而出的根本。他以美国和日本企业的平均寿命为例,“美国企业的平均寿命是40年,日本企业的平均寿命是13年,而中国企业的平均寿命是5年。”瞿金平说,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美国大企业,由于忽略创新,已有40%不见了。这值得东莞企业引以为戒。

他说,产品的创新包括原理、设计、材料、工艺、部件、性能创新。“苹果的成功不只是看外观设计,内里包含很多动力学、电磁分析、热分析、流体分析、碰撞分析、几何建模和结构设计。”因此,东莞要推广应用先进设计技术,开发设计工具软件,构建设计资源共享平台,由代加工向代设计和出口自创产品品牌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