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警方发布50个涉嫌诈骗银行账户

19.06.2014  10:31

近年来,随着无线通信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不法分子利用移动电话、固定电话、网络电话、网络即时聊天等通讯工具或网络终端发布虚假信息,骗取群众财物的信息诈骗已成为社会公害。

6月12日,深圳警方发布50个涉嫌诈骗银行账户。记者看到,这些涉嫌诈骗的银行账户多以“6222***********”开头为主,诈骗手法包括“机票改签”、“节目中奖”、“案件诈骗”、“快递诈骗”等多种形式,每名被害人受骗金额从数千元到数百万元不等。

据深圳警方介绍,电信运营商非实名登记、网络电话改号技术、虚假电话过滤、短信群发、电话群呼、VoIP电话经营方面在管理上存在许多漏洞,已被犯罪分子利用。另外,公民个人信息的严重泄露,又使虚假信息诈骗的针对性和欺骗性更强。相关部门监管不力,也是虚假信息诈骗得以顺利实施的又一原因。

深圳警方表示,接到报案后,公安部门需前往银行所属地对涉案银行采取冻结措施,但在此期间,仍有很多事主被骗并向嫌疑人账户打款。而当警方抓获嫌疑人后,钱款已经大部分被转移或者挥霍,群众损失难以挽回。

据了解,信息诈骗犯罪黑色产业链主要包括: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团伙、虚开银行卡团伙、实施诈骗团伙、网络、通信技术支持团伙、实施诈骗团伙、洗钱提现团伙等等。目前,随着信息诈骗犯罪黑色产业链的形成,诈骗案件的高发已经对银行业如何提高用户“支付安全”提出了挑战。

据深圳警方介绍,嫌疑人现在掌握的公民个人信息(包括银行卡、银行卡密码、网络支付密码)越来越多,群众资金被骗、被盗风险在加大。嫌疑人通过电话银行、网上银行、第三方支付、虚拟货币等方式转移资金的速度也在成倍增加。另外,银行卡的管理出现买卖银行卡,诈骗嫌疑人使用买来的银行卡作案,使得作案方式更加猖獗。

对此,深圳警方建议,银行部门应实施信息诈骗账户“黑名单”措施。在发现信息诈骗银行账户后,第一时间对涉嫌诈骗的银行账号采取“暂停支付”的方式,该账户的钱款只许进不许出,防止嫌疑人将钱款取现或者转移,保障用户的支付安全。

深圳警方提醒市民,但凡接到任何要求转款不明信息,都可以拨打反信息诈骗咨询专线81234567来进行举报。据了解,深圳市公安局反信息诈骗咨询专线“81234567”开通一年以来,共接群众来电近30万人次,最高一天达3689次;咨询员直接劝阻1.3万人避免被骗汇款,涉及金额达1.3亿元;帮助3876名事主快速拦阻被骗资金近3600万元,其中全额拦阻524起共1500万元。(来源:深圳新闻网  深公宣 记者:张钊 编辑:小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