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个老旧小区"蝶变"提升居民幸福感

04.01.2018  13:10

通过微改造的越秀区珠光街仰忠社区干净整洁(资料图片)。信时记者梁钜聪摄

大洋网讯 近日,一根写有“云鹤社区——一条有故事的街”的棕红色柱子出现于越秀区先烈中路云鹤北街街口,引得不少街坊拍照留影。据悉,2016年、2017年,广州投入2.5亿元,推进106个老旧小区微改造项目,这些小区的“蝶变”正是微改造的成果,旧城区换新颜也让居民幸福感倍增。

改善基础设施解决“老大难

广州历史悠久,老城区居民数量多,据统计,全市存在功能配套不全、建设标准不高、基础设施老化的老旧小区779个,共涉及260万居民。根据《广州市老旧小区微改造实施方案》,将分阶段实施老旧小区的微改造。

广州老旧小区微改造工作自2015开始启动,2016年确定试点,2017年大面积展开。广州市政府共投入2.5亿元,推进106个老旧小区微改造项目,涉及用地765公顷,惠及群众80万人。如今记者走访发现,不少老旧小区焕然一新,颇受居民好评。在越秀区的仰忠社区,经过微改造,困扰街坊多年的化粪池堵塞问题得到解决。据了解,仰忠社区厂后街87号近70户人家共用一个化粪池,因设计的局限和年久失修经常爆漏,污水横流,居民饱受困扰。借着微改造的东风,在居委会、微改办和新成立的社区物业服务中心等各方共同努力下,十天内就将化粪池改造完毕。如今干净整洁的小区再也闻不到往日的恶臭。

打造文化场所活跃社区氛围

记者走访发现,微改造不仅给老旧社区带来硬件上的改善,更活跃了社区文化氛围,提升了居民对社区的归属感。不久前,越秀区黄花岗街的云鹤社区完成了微改造,其最大的亮点就是在云鹤北街入口增设的标识柱和150米文化长廊,还把原来一个闲置区域变身为“廉洁”主题小游园。在该社区居住已有两三年的廖小姐告诉记者,起初搬到社区觉得文化氛围不够浓厚,居民活动场所不多,而微改造后最喜欢去的就是北街的文化长廊。

据悉,去年12月,住建部在全国15个城市开展老旧小区改造试点,广州就是其中之一。广州市将继续把老旧小区微改造作为民生大事和城市更新的重点内容,从完善政策机制、加强工作统筹、打造精品项目等全面发力,初步计划今年推进老旧小区微改造项目168个,并要打造一批示范精品项目。

信时记者李丹、黄绮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