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关上年10县市区310个重点帮扶贫困村考核均优

26.08.2014  22:27
在新一轮“双到”工作中,韶关市扶贫开发重点县(市)占全省的19%,310个相对贫困村为新一轮扶贫开发重点帮扶村,占全省的12%,有劳动能力的19009户为新一轮扶贫开发重点帮扶贫困户。

东莞市帮扶乐昌市廊田镇白山村养殖肉兔。韶关日报记者童铜韶摄

  初秋粤北,花果飘香,生机盎然,景色迷人。连日来,记者走马韶关各扶贫点,欣喜地看到一幅幅让人心旷神怡的扶贫开发风景:

  “今年,我们在帮扶单位的指导帮助下,从中国白莲之乡江西广昌引进种植白莲项目,全村11户贫困户共种植60亩白莲,现在正是采摘莲子的季节,莲子目前售价每公斤20元,仅莲子便可为全村贫困户增收30多万元。咱心里是乐开了花啊。”站在莲香四溢的荷田旁,枫湾镇浪石村党支部书记眉开眼笑地对记者说。让人感觉幸福生活的画卷,已在这个昔日的贫困乡村徐徐展开。

  瑶乡乳源,从乳城镇至桂头镇25公里范围内的30个新村、涉及2350户10249人的乳桂线幸福安居示范区正如火如荼建设。这个幸福安居工程的建成,将使那些居住在崇山峻岭之中,生产生活条件十分艰难的贫困村民告别贫穷,走上幸福的康庄大道。

  以上只是韶关市新一轮扶贫攻坚战骄人战果的一个缩影。

  新一轮扶贫开发“双到”工作开展以来,韶关市按照“三个定位、两个率先”的要求,结合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战略,迅速掀起新一轮扶贫开发“双到”工作热潮,取得了较好成效。2013年,韶关市及10个县(市、区)、310个重点帮扶贫困村扶贫开发“双到”工作考核成绩均为优。

  韶关决策者高屋建瓴,将新一轮扶贫开发“双到”工作上升到发展战略层面

  在新一轮“双到”工作中,韶关市扶贫开发重点县(市)占全省的19%,310个相对贫困村为新一轮扶贫开发重点帮扶村,占全省的12%,有劳动能力的19009户为新一轮扶贫开发重点帮扶贫困户。

  要圆满完成这个任务,对于位处粤北山区、财政十分紧张的韶关来说,无疑是困难如山。

  面对前所未有的艰巨任务,“敢为天下先”的韶关人没有牢骚怨言,没有畏惧退缩,而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众志成城发起了新一轮扶贫攻坚战。

  如何攻打新一轮扶贫攻坚战,对韶关的决策者来说,是挑战,更是考验。

  韶关地处粤北山区,区域之间差距大,贫困的点多、线长、面广。

  为此,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郑振涛提出要重点做好长效机制进村、造血功能进村、“雪中送炭”进村、脱贫志向进村和优良作风进村“五个进村”工作。

  在新一轮的扶贫开发工作中,韶关坚持以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战略作为统领,把扶贫开发作为振兴发展的重要举措来抓,从振兴发展全局去思考、推进扶贫开发工作。

  “坚持高水平谋划。切实用粤东西北振兴发展战略统领扶贫开发工作,努力推动重点县(市)、重点村振兴发展;坚持项目优先安排。在实施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战略过程中,我们实施了百项工程兴韶关工程,坚持将振兴发展项目优先安排到扶贫开发重点县(市),优先推进扶贫开发重点县(市)振兴发展项目的落实,加快推进大广高速、广乐高速、赣韶铁路等一批惠及重点县(市)项目的实施,切实推动扶贫开发重点县(市)振兴发展;坚持高位推进。市、县(市、区)、镇(街)分别成立了由党政一把手挂帅的新一轮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真正做到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其他领导协助抓,切实做到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市委常委、市政府党组副书记张志才介绍说。

  高屋建瓴的顶层设计,为韶关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战指明了方向,确保了其有序有效推进。

  坚持把增加“四项收入”作为突破口,把产业发展作为着力点,大力培育发展特色主导产业,全力推进精准扶贫有的放矢,方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市政府副厅级干部许俊杰告诉记者,韶关在新一轮扶贫开发工作中,把提高贫困户人均纯收入、重点帮扶村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重点县(市)农民人均纯收入、重点帮扶村村集体经济收入等“四项收入”增加作为扶贫开发的突破口,扎扎实实推进扶贫开发工作。把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落实到各帮扶单位,实行定点、定人、定责包干帮扶,制定具体的扶贫工作措施,明确具体的帮扶项目、目标和完成期限,稳步推动贫困户脱贫致富。2013年,重点帮扶贫困户人均纯收入、重点帮扶村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重点县(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均实现快速增长。另外就是结合贫困村实际,通过入股扶贫电站、入股扶贫农贸市场、购买门店经营或出租,以及挖掘贫困村集体各种存量资产的潜能,盘活集体所有的土地、果园、山林等资产,发展集体种养业等方式,增加集体收入。2013年,重点帮扶村村集体经济收入平均达4.09万元。

  “增加四项收入,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是检验扶贫工作成效的‘硬通货’之一,能让贫困群众真正受利益得实惠。”许俊杰言简意赅,紧扣主题。

  大力发展培育农业产业龙头企业,做大做强贫困地区特色主导产业。这是韶关新一轮扶贫开发“双到”工作的另一浓墨重彩之笔。

  其一是精心打造产业示范片区。按照连片开发、规模发展的要求,通过在每个贫困村、镇、县(市、区)抓一两个工作亮点,由点连成线,由线连成片,形成各具特色的示范片区,促进扶贫开发工作平衡发展。目前,韶关重点帮扶村已建立了一批各具特色的农业生产基地,打造了多条点线结合、特色鲜明的扶贫产业带。

  其二是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根据各地的优势资源、地理情况和种植传统,创新小连片开发的新方法,规模化种植桔梗、凉粉草、铁皮石斛等特色中药材。

  其三是大力发展专业村、专业户。结合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大力发展一大批“蔬菜村”、“马蹄村”、“水果村”、“蚕桑村”等专业村,带动贫困户增收。

  其四是引导专业合作社抱团发展,改变以往农户和单个专业合作社单打独斗的传统经营方式。重点帮扶村已全部成立了专业合作社并正常运作,参与产业化经营的贫困户达到60%以上。新丰遥田镇通过成立专业合作社,带动620户农户种植凉粉草6150亩,有农户仅此一项收入就达3万元。乐昌梅花镇成立了梅花农民专业合作社联社,共享信息、技术、资金、人才、市场等资源,有效提高了产业整体效益。今年上半年,该合作联社运往珠三角等地的蔬菜达1.02万吨,销售收入达10032万元。

  此外,为加强农产品产销对接,韶关加强与东莞市合作,在东莞城区和7个镇(街)建立韶关农产品直销网点,统一韶关农产品品牌标识。目前,在东莞建设10家韶关农产品专供门店已全面启动,共70家龙头企业和合作社参与,覆盖韶关近200种农产品。

  张志才特别强调:“东莞韶关农产品专供门店是一个值得借鉴推广的模式。

  在新一轮扶贫开发“双到”工作中,坚持改善民生,着力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指数

  发动扶贫攻坚战,就是要帮助贫困群众脱掉贫困帽,让幸福的花儿开放在他们的心田。

  为此,韶关坚持把改善民生作为扶贫开发的重要内容,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

  抓“两项工程”示范项目。乳源以省道250线乳城镇至桂头镇公路为轴线,建设幸福安居示范片,重点推进“整村推进安居工程”、“特色产业致富工程”、“瑶族特色名片工程”、“宜居宜业夯实工程”等四大工程,涵盖沿线25公里内的5个镇25个行政村;始兴县打造了“总甫新村”和“涝洲水新村”两个新型新村。

  抓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对重点帮扶村道路、饮水工程等予以优先立项,行业资金给予重点倾斜。目前,已完成村道硬底化233.47公里,完成了饮水工程117宗,贫困村实现了通路、通水、通电、通讯等全覆盖并日益完善。

  抓村容村貌专项整治。深入开展乡村“清洁美”工程,抓好配套设施建设和村庄脏乱差治理,改善贫困村人居环境。目前,7个县(市)均已建成或动工建设生活垃圾无害化填埋场,89个镇(街)转运站房已建成87个,其中有60个已完成压缩设备安装,有12611个自然村完成生活垃圾收集点改建任务。

  提高农民社会保障水平。全面实施“民政保障、养老保障、医疗保障、教育保障、就业保障、住房保障”等工作,确保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和扶贫开发的有效衔接。重点帮扶村低保纳保率、“五保”纳保率、贫困户养老保险参保率、贫困户医疗保险参保率均达100%。

  坚持把制度创新作为有效途径,切实增强扶贫开发实效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

  韶关上一轮扶贫开发工作可圈可点,交出了一份满意答卷。韶关人没有因此沾沾自喜,裹足不前,在新一轮扶贫开发工作中,他们面对新的考题,以发展的方法进行“二次求解”,积极推进扶贫开发工作机制创新,探索扶贫开发新路子。

  创新资金管理使用机制。按照大扶贫的思路,加强对涉农资金的规范管理和统筹安排,以县(市、区)为平台,对扶贫资源实行“政府统筹、资源整合、资金捆绑、部门共建”,提高涉农资金使用效益。2013年,全市整合各类资金达3.29亿元。

  创新金融扶贫模式。在仁化县开展“农民信用档案”试点工作,根据贫困村、贫困户信用等级的评定结果,给予贫困户贷款资金优先、手续简化、利率优惠、额度提高等贷款优惠政策,破解基层金融服务供给不足、农民贷款难等问题,切实打通农村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目前,全市共完成5884户农户的信用等级评定,完成放贷1704户。

  创新工作监督机制。大力推广“一村一策、一户一法”的做法,把扶贫项目、帮扶措施、年度目标、责任人等信息,以门牌形式钉挂在贫困户门前,接受社会监督,确保扶贫工作透明化。

  创新工作考核机制。率先出台了《韶关市2014-2015年乡镇扶贫开发“双到”工作考核办法》,将其扶贫考核成绩纳入所在县(市、区)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考核得分,进一步增强了乡镇党委、政府参与扶贫工作的积极性。

  韶关新一轮扶贫开发“双到”工作虽然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韶关人清醒地认识到,扶贫大业方兴未艾,必须按照“把准攻坚目标,落实攻坚措施,实现攻坚成效”的要求,以高昂的斗志,乘胜前进,全力攻坚克难,力争取得最后胜利,再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