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写:男子火车晚点12个钟 搭上广州爆炸公交

16.07.2014  17:46

现场

   昨晚19时44分,一辆广州301路公交车在海珠区墩和站发生爆燃,目前已造成2人死亡,33人受伤。一场史所罕见的人伦惨剧在羊城闹市于众目睽睽之下发生了,让人惊愕不已!众多死伤者家属痛哭失声,无数人潸然泪下。网站的相关视频上,特别打出了“可能引起不适”的字样……

   羊城晚报派出多路记者,在第一时间赶到爆燃现场、赶到救治医院等,去安慰并了解那些在事件中遭遇的不幸的人们。此间,我们见到了因为火车晚点12个小时才和死亡公交不期而遇的小杨、22岁的女学生小薛、以及聚少离多刚刚决定再不分开的马佳夫妇,他们向我们描述了让他们终生难忘的那惊恐一幕……

   愿逝者安息,伤者早日康复;愿生者不再有这样的惊恐遭遇,羊城永远安宁;愿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免于恐惧的侵袭……

  昨天下午近5时,正在南沙榄核镇工地上干活的老杨,接到19岁儿子杨兴育打来的电话:“刚刚到广州火车站!”老杨在电话里交代儿子,在火车站对面的流花汽车站总站坐301路公交车,坐到终点站番禺市桥汽车站总站,再换乘公交坐到南沙榄核。

  老杨是重庆巫溪县古路镇龙泉村人,今年49岁,与老婆一起来广州打工十多年了。儿子在重庆大学读书,今年秋季开学就要读大二了。

  13日晚上10时26分,杨兴育从重庆坐了K813次火车来广州,空调硬座。准点的话,应该历时30小时28分钟,于15日凌晨4时54分抵达广州。但没想到,火车整整晚点了12个钟。

  老杨想着儿子最晚7时能到家,准备晚上炒个苦瓜炒肉、蒜蓉空心菜。到了19:48,老杨奇怪:儿子怎么还没到家?于是给儿子打手机,那边传来儿子痛苦的声音:“公交车爆炸了,好疼啊……”啪,电话断了……19:51,19:52,19:55,20:18,老杨连续拨了四次儿子的手机,再也接不通了……20:18,老杨的手机收到一条儿子手机发来的“我现在不方便接听,稍后和您联系”短信。

  老杨吓坏了,找了一个粉色袋子装了四瓶矿泉水就跑出了门,直奔榄核公交车站。他问公交车站的工作人员,是不是市桥到榄核的公交车出事了,工作人员告诉他没有。“那可能是流花车站到市桥的公交车出事了。”老杨心想,于是他站在榄核公交车站等车去市桥,等了半个钟头,他喝了半瓶水,他的双肾都有结石,必须不停喝水。

  车来了。21时,老杨坐上了车。车上,他给老婆打电话,老婆的手机打不通——欠费停机了,一直舍不得充话费。

  将近22时,老杨到了市桥公交站,他问工作人员是不是流花公交站到市桥公交站的车出了事,工作人员告诉他是。于是他赶紧搭了一辆市桥去流花车站的公交车。

  车上,老杨的心里乱极了,他只想见见儿子,看他伤得怎么样。22时25分,重庆老家的侄女给他打来电话,说杨兴育住在解放军四二一医院,老杨听不清,就让她发短信过来。22时29分,老杨的手机收到侄女的短信:解放军421医院。接着,重庆老家的二哥又通过短信给他发来一个座机号码,说是解放军四二一医院的电话。

  一个小时后,公交车到了流花汽车站。老杨跳下公交车,拦了一辆的士,生平第一次打车,他把侄女的短信给司机看,说去解放军四二一医院。司机说:“100块!”他上了车,问司机知不知道公交车爆炸的事,当司机得知他是伤者家属时,说:“70块!

  23时30分,的士停在了解放军四二一医院门口。医院牌坊下停着一辆救护车,几名民警来回巡逻,几名医护人员也在低声交谈,民警盯着每一个走进医院的人。老杨付钱下车,走向离医院门口最近的民警,问公交车爆炸伤者住在哪,民警警觉地问他:“你是谁?”他说自己是伤者家属,是“杨兴育的父亲。”民警向医院核实信息后,告诉他:“沿着长廊,一直往里走,走在外科住院部。

  23时35分,老杨穿越幽黑的长廊,来到外科住院部楼下,警灯闪烁,严阵以待。身材矮小的老杨眼看自己将要淹没在人群里,开口对一名警察说:“同志,我是伤者家属。”听到这,三名警察马上围上来问:“谁的家属?”“杨兴育。”“是不是那个大学生?”“是是是。”警察马上拨开人群,安排两名医护人员和两名警察护送老杨进入住院部,乘坐电梯到了三楼。老杨双手紧紧地攥住装水的粉色袋子,跟着他们来到了三楼尽头的医生办公室。

  老杨注意到,医生办公室里,还有两批家属,一名30多岁的女子坐在角落的长椅上,神情悲怆,盯着地面,一言不发。还有另一批家属的三个孩子已经趴在桌面睡着了,他们的亲人在走廊里跟工作人员交谈。

  0时左右,五名重伤者被转院到了市红会医院,只剩三名伤者留在四二一医院。

  0时40分,老杨终于获准见见自己的儿子了,医院工作人员和警察带着老杨穿越走廊,来到5号病房,老杨疾步走进去,看到了躺在11床上的儿子,一下子愣住了——儿子面部烧成黑紫色,脸颊有一些水泡,眉毛眼睫毛烧光,头发烧掉了很多,双臂缠着纱布,赤裸着上身,正在输液。儿子看到父亲,第一句话是:“我妈呢?”老杨说:“我来的时候她还没下班,我给她打过电话了。

  儿子又交代他:“你们不要操心。”老杨站在床边,说:“要得要得。

  杨兴育的思维比较清醒,他告诉父亲:“我有个包在床底下,证件和钱包都在包里。

  老杨蹲下去,从床底下拿出一个棕色背包,里面放着一台笔记本电脑、一本专业书、几件衣服、一双拖鞋、一把伞、两部手机和儿子在重庆坐火车前买的两本书《追风筝的人》和《偷影子的人》。

  老杨眼睛湿了:“你安心治病,不管怎么说要把病治好。”儿子简短地回答:“要得。

  对于儿子的意外,老杨说了两三遍:“命啊!要不是火车晚点12个小时,他怎么会赶上这趟车?”儿子之前已经来过两次广州了,每次都坐301路,都没有发生意外。

  当晚,医院安排一名护士陪护一名伤员。陪同的工作人员告诉老杨:“市领导很关心,我们将不惜一切地治好伤员。

  凌晨1时15分,老杨住进了琶洲街道办安排的凯港精品酒店,医院医务处工作人员和琶洲街道工作人员把他送进了房间。而当晚,琶洲街道办预定了20个房间给伤者家属住,一间408一晚元,费用政府承担。

  老杨安顿好住下后,有人问他:“如果今后让你再坐301,你还敢坐吗?”老杨脱口而出:“那有什么不敢的,都坐过不知几百次了!”“那如果让你的儿子再坐呢?”老杨听了,低着头不说话了,无奈地不住摇头....(羊城晚报记者张林)

   这一夜,注定未眠

  15日23时30分许,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已经恢复平静。收治伤员的8号楼一楼大厅内,所有电梯门口都站着安保人员。不少附近街道办事处的工作人员也送来了为家属和医生们准备的水、干粮等。只是,来往的每一个人脸上都神情凝重,谁也没有刻意讨论发生了什么。唯有医护人员匆忙的身影,时刻提醒着人们,这将是一个不眠夜。

   一场永难忘怀的噩梦

  22岁女孩小薛从未想过,这样一个无比寻常的夏夜,那趟经常乘坐的301路公交车,将成为她永难忘怀的噩梦。也许,她宁愿这只是一场梦。可右腿上两道伤口一定会让她回想起,这个晚上发生的一切。

  0时15分许,记者在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8号楼一楼大厅内见到了这位学生打扮的女孩。她在一位女警的护送下抵达医院。从伤情上看,与其他被送往红会医院的伤者相比,小薛是幸运的,她只是轻微地伤及右腿,只需简单包扎敷药。可这一场劫难所带来的恐惧,却是相同的。至此时,离301路公交车起火事件已过去近5个小时,可年轻女孩依旧惊魂未定,她的眼里噙满泪水,一言不发,满脸惊恐。在朋友的不断宽慰下,心情稍稍平复,但仍不愿与陌生人说话。

  就在小薛去包扎伤口时,一辆又一辆救护车开至8号楼门口。记者留意到,16日0时至0时30分许,共有5名伤员从市内各大医院转来。截至16日1时许,红会医院共接收8名住院病人。

   一对刚刚抵达的夫妻

  与小薛几乎同时到达医院的还有风尘仆仆的马佳夫妇,接到医院的电话后,夫妻俩连忙从佛山赶过来。刚刚走到电梯门口,这个38岁的女人几乎已经站不稳了,“我的哥哥和嫂子怎么样了……”她满眼泪水,不断重复着这句话。和其他伤者的家属一样,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马佳和丈夫到7楼的烧伤科ICU见到了自己的亲人。

  约半小时后,马佳下楼,情绪几近崩溃,需要工作人员的搀扶。她的丈夫还留在楼上办手续。“哥哥就躺在那里,只喊疼,据说是70%的烧伤,嫂子可能更严重。”早已泣不成声的马佳断断续续地说着,“哥哥和嫂子今天刚刚从湖南老家回来,没想到……

  马佳是娄底双峰人,哥哥老马比她大五岁,一直以来,哥哥都与她一同在佛山打工。嫂子阿朱则在广州番禺区的一个船厂做事,尽管分隔两地,但夫妻俩感情很好,哥哥经常到广州来看嫂子。老马和阿朱有一儿一女,女儿今年20岁,儿子才8岁,一家人过着清贫日子,却也有滋有味。7月1日,宝贝儿子放暑假了,老马和阿朱回了一趟双峰老家,在家里就商量好了,老马到广州重新找工作,夫妻俩今后都在广州打工,不再分隔两地了。

  在家待了半个月后,两人回到广州,坐上了那趟平时常坐的301路公交车,不料却遭遇不幸。“他们才刚刚回来啊……”说起哥嫂,无助的妹妹已哭肿双眼,她不敢将噩耗告诉年迈的父母,只能偷偷地给侄女打了电话。截至记者发稿时,老马的女儿仍在赶往医院的路上。

  16日2时许,马佳和丈夫被工作人员安排到附近的酒店休息。离开时,这个满脸泪痕的女人不断回头,看着这栋灯火通明的大楼,眼里满是担忧。和所有守候在这里的人一样,这一夜,她注定未眠。

  (应采访对象要求,文中皆为化名)

  (羊城晚报记者丰西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