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将有10个项目率先试点直接落地审批改革

29.08.2014  09:30

   东莞时间网讯 昨日召开的东莞市项目投资建设直接落地改革试点首轮测试启动会议,释放出重大利好信息:10个项目率先试点直接落地审批改革,为全市项目行政审批改革探路。

  市委改革办主任邓涛表示,此次改革从根本上改变了目前项目投资建设审批的流程,这不是针对单个审批项目的调整,而是针对全流程审批的改革,在确保底线安全的基础上,最大限度简化部门审批环节,形成了项目投资建设审批的全新格局。

  【改革红利】

  审批用时由四个月减至两个月

  通过直接落地改革,企业在获得用地后,可根据实际情况,自主选择与相关部门签订承诺书,自主依法依规开展勘察、设计、评审等工作,在向承诺部门办理有关报建备案手续后,便可自主选择动工时间。审批时限方面,由投改时的四个月压缩至两个月,节省了一半的审批时间。

  根据企业诉求,直接落地改革创新性提出将压覆矿产资源审批、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等8类事项调整至土地招标前,由政府实施完成,此举将为企业节省约半年的审批用时,同时将减轻企业报批成本。

  在首轮试点测试工作正式启动后,列入直接落地试点的东莞捷荣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项目投资额8亿元)、东莞日清食品包装项目(投资额4.417亿元)、东莞港电电器制品有限公司增资项目(投资额2.3亿元)、东莞市石西智能机器制造有限公司厂房、宿舍、办公楼项目(投资额0.45亿元)等,可以率先进入工程报建的直接落地审批流程,最快9月初便可开工建设。

  【改革特点】

  变“防范先行”为“信任先行

  根据目前项目投资建设审批体制,建设工程建设使用需要经过立项审批、规划设计、建设工程报建、建设工程竣工验收等四个审批阶段。

  直接落地改革则重构了全过程的审批流程,建立了以前置事项承诺加备案制度,开工前备案登记制度,竣工验收和责任追究制度为核心的审批模式,变“防范先行”为“信任先行”,用监管兜底,突出企业自律。

  同时,直接落地改革突出“宽准入严监管”,为此我市实施了竣工验收和责任追究制度、全过程动态监管制度、建立企业信用信息平台等改革措施,切实加强事前、事中、事后监管,实现从重审批向重监管改变。严格追究责任,验收不合格一律不得投产,勘察、设计、评审、施工、监理等单位有违法行为的,依法追究责任。

  直接落地改革强化了信用体系建设,实行审批差别化管理,对于信誉良好的投资者、设计单位、建设单位、中介机构,将继续享受直接落地及其他更多的改革红利。反之,一旦发现企业违规失信的行为,将不再给予直接落地改革政策,并在其他方面处处受限。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