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远县中东村发展富硒优质稻 脱贫新“硒”望

30.03.2017  12:19

陈锦衡到田间向贫困户了解今年推广的优质稻育秧情况。(连志城 摄)

  ●本报记者  黄  焱

  特约记者  赖  强

  近日天气晴好,平远县石正镇中东村的贫困户陈金生忙着下秧。去年,中东村被市农业局测定为土壤富硒。广州南沙资产经营有限公司驻村扶贫工作队因地制宜,围绕“硒”主题,计划打造中东村无公害富硒有机优质稻品牌,帮扶中东村发展富硒产业。

  去年5月,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陈锦衡来到村里。经过这段时间的深入了解,第一次参加扶贫工作的他已对村里的情况了然于胸。据他介绍,中东村每公斤土壤含硒元素1毫克,比国家标准高出1倍。村里耕地1335亩,其中水田986.5亩,有85%左右的水田均在种植作物,因此打造无公害富硒品牌的计划成型。

  “村里之前均是散户种植,我们现在成立农村合作社,依托合作社带领村民走出一条合作共赢的致富路。”陈锦衡说,为打响“第一炮”,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干部前往该县农业局“取经”,该县农业局为村里提供了三个优质稻品种。随后,他们组织建档立卡的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开会,将三个品种的米饭给贫困户试吃,最后由贫困户挑选出“泰丰优208”品种并进行统一订购。他解释,相较于其他两个品种,“泰丰优208”品种亩产量更高,每百斤收购价也高出30元以上,预计亩产值增加800元至1000元。稻谷销量也不用愁,前期由广州南沙资产经营有限公司以高出市场价50%的价格定点收购,扶贫工作队目前还在与平远县金穗农业对接,以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据了解,中东村有贫困户35户116人,其中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22户98人。今年,扶贫工作队为22户贫困户免费发放谷种和有机肥等农资,其中免费发放谷种共430斤。该村还集约了50户村民的200多亩地作为“中东村优质稻种植示范基地”,其中发动贫困户10户,同时,联合该县农业局为村民开展种植技能培训。

  陈金生告诉记者,因为妻子患肾病动了三次手术,家庭已不堪重负。今年在帮扶单位的帮助下,他领取了12斤谷种,为他带来了新的希望。“家里有1亩多地,我看谷种挺多,想把旁边闲置的田借来种。”他说,帮扶单位帮助他减少了投资,增加了收入,他的心里很是感激。陈锦衡将今年定为“试验年”,计划试验种植淮山、莲子等养生产品,增加富硒产品种类。他说:“除了传统产品,还要打造出更多特色产品,这样才能打响品牌,实现长远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