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产”,还是“被中产”?

17.10.2015  01:04

10月13日,投行瑞士信贷发布《2015全球财富报告》称,中国取代日本成全球第二富裕国家,中国中产阶层达1.09亿人,中产人数居全球第一。

“第二富裕国家”、“中产最多”?结论怎么得出的?据称,瑞信以美国作为基准国家,以拥有5万至50万美元的财富(按2015年年中的价格计算)来界定中产阶级成年人,并采用国际货币 基金 组织的购买力评价,按本地购买力计算,得出其他国家的等值中产财富范围。

根据瑞信的计算方法,媒体认为,中国“中产”的财富按照现有实际汇率计算,要远低于美国“中产”。不过,“中产最多”还是得到了一些专家欢呼,外经贸大学国际 经济 伦理研究中心主任刘宝成认为,“无论是作为劳动力资源还是消费者资源,中国庞大的中等收入群体是吸引跨国公司来华的重要力量,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主要力量。”

红网网友岳乾认为,虽然中国社会逐渐从“金字塔形社会”向“橄榄球形社会”过渡是不争的事实,但是“中产阶层人数增多与中产社会形态尚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社会学对‘橄榄球形社会’的论述,实际上更多着眼于社会形态,而不仅仅在于人数的多寡”。

与上述积极评价不同,很多普通网友表示,只能对报告的结论“激动得流下了心酸的眼泪”,其实,不少人直观地对上述结论充满怀疑。专栏作家侯虹斌说:“中国的大中城市里,只要拥有一套房子,资产都是百万元起,远远超过标准中的三十万(夫妻二人总资产算七十万),肯定是中产了。但是,许多人并不能享受到‘中产阶层’的稳定、体面的感觉。一些数据考虑到了温饱问题,但未把克服 心理 焦虑的经济保障进行加权计算。”

很明显,关于“中产”的定义或标准不统一,是引发舆论纷扰的重要原因,但是,这可能仅仅是表面的分歧,“中产”标准分歧背后可能潜藏着更深刻的社会认同分裂和社会心理焦虑。研究报告或统计数据表明他们是中产阶层,但他们认为自己是“被中产”,宏观统计数字、实际家庭财富、阶层心理感受,三者之间均存在巨大鸿沟。而其他“非中产阶层”对“中产生活”想象出的种种标签,更是遭到“中产阶层”苦笑,“中产阶层”更愿意自称为“无产阶级”、“屌丝”,与其他阶层的对比可以明显反映出,所谓“中产阶层”在事实上和心理上并未形成自身的阶层认同。说到底,要消除“中产阶层”对未来不确定性的焦虑感,增强他们的阶层认同,根本还在于推动整个社会财产保护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利益表达制度等进一步完善。无随时坠落之虞、无郁闷压抑之感的中产阶层,方能真正发挥社会稳定器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