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银行深耕体育营销 与中网共闪耀

25.09.2014  18:56

  2014年9月27日,中国网球公开赛即将在国家网球中心正式拉开帷幕。本届中网囊括了有史以来最为豪华的参赛阵容:德约科维奇、纳达尔、小威、李娜、莎拉波娃、阿扎伦卡、科维托娃、库兹涅佐娃、伊万诺维奇、斯托瑟,这几位大满贯冠军得主将在北京齐聚一堂,更让中网的国际影响力大幅提升。

  作为中国网球公开赛钻石级别赞助商,中信银行(行情,问诊)将继续为每一位观众提供更加优质的金融服务,提高赛事质量,满足人们的体育文化需求。中信银行以中网为平台的整合营销,将为更多的中高端客户营销提供新的资源和渠道。

  联姻中网

  体育赛场已经成为各大企业争相抢夺的营销筹码,与体育密切相关的企业对其青睐有加。从全球市场来看,金融企业与体育赛事之间的合作屡见不鲜,且已形成一个较为成熟的产业链,金融企业已经成为体育赛事的“大买家”。

  中信银行在业内可谓首开体育营销之先河,其在近年来更是频繁现身于各大体育赛事。2006年,中信银行启动了“青少年高尔夫挑战赛”的赞助,并冠名中国业余高尔夫球巡回赛;2007年,中信银行赞助北京国安足球队;同年,中信银行开始与中网的合作,一直持续至今。

  2007年,北京市政府便开始向ATP、WTA等国际组织申请赛事的升级。2008年在完成了赛事一周两赛的过渡后,2009年赛事正式升级成为仅次于四大满贯公开赛的国际顶级赛事。随后,经过5年的快速发展,中国网球公开赛已被公认为是“中国最具影响力的传统赛事”,吸引了大量主流媒体的关注,逐渐成为广大球迷津津乐道的中国网坛盛事之一,树立了其特有的赛事品牌形象。2013年中网赛事期间,有超过1300万人次浏览中国网球公开赛的官方网站,超过30万观众到现场观看了比赛,国内电视观众覆盖超过7亿人次,国际电视观众覆盖超过4.3亿家庭。

  中信银行的体育营销伴随中国网球公开赛的升级也逐步取得更加明显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中信银行在体育界的品牌知名度,同时也显示出中信银行对了中国体育事业支持的力量。中信银行借中网赛事的推广平台在全国范围内打造了自己专业、高端的服务形象,并通过赞助高端运动,在赛事期间打造观众参与性极高的品牌性活动、借助参加活动者的口碑传播,为大众树立了一个“高端、专业、创新”的品牌形象。

  并肩发展

  回顾2004年至2013年,这是中网逐渐成熟的10年,也是中信银行快速发展的10年。在这十年间,两个品牌在各自行业内快速发展和提升。10年间,中信银行经历了2005年的更名、2007的A+H股同步上市、2009年收购中信国金股权、2011年圆满完成A+H股配股再融资等重大事件,在2014年英国《银行家》杂志世界1000家银行排名中,一级资本排名第37位,总资产排名第48位,位居中国商业银行前列。与此同时,中网则从2004年创办、2009年的赛事全面升级及比赛场馆的迁移,赛事规模从一般性国际赛事,跃升为世界排名前八、国际排位仅次于四大满贯的顶级赛事。中网已发展为中国唯一以国家命名、亚洲覆盖人群最广、中国推广范围最大、推广周期最长、亚洲最具商业价值、亚洲唯一位列全球八强的网球赛事,其赛事发展目标锁定“世界第五大满贯”。

  回顾中信银行的体育营销历程,领导者高瞻远瞩的战略布局使得持续性的赞助品牌策略能够有效延续。金融服务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换句话说银行的产品就是服务,但如何在一个网球赛事中将金融服务有效的体现,则要考验一个赞助商的综合规划能力和强大的执行力。为此,中信银行与专业网球项目策划团队的良好合作,确保了赛事现场活动的客户服务、金融服务的有效结合,既与银行品位相符,又与网球赛事现场的特殊氛围相得益彰。

  收获价值

  2007-2008年间,中信银行从开始为贵宾提供中网观赛专属服务,发展到邀请分行的贵宾客户以及持卡客户,以客户为中心,关怀备至。通过主题形象展示、贵宾专属服务以及包括纪念版一卡通的发行、信用北京行在内的特色金融服务等多个亮点,成功推广了网球运动、普及了金融知识,提升了品牌形象和认知度。

  2009年之后,中信银行开始逐渐植入金融产品,并进入从现场服务拓展到场外服务的关键转型期。2010年开办第一张联名借记卡“中信银行中网联名卡”。联名卡的客户不仅在赛中可以免费兑换当日外场球票,并可享受购票9折优惠,而且还可享受官方纪念品的购买优惠。2013年中信银行开设主题馆,进馆后客户可以参观网球文化展,体验体感网球游戏,观看中央球场比赛直播等。还携手睿奇咖啡、中信书店等商家,为客户提供9元的畅享咖啡、9元购李娜自传《独自上场》、超低价购网球主题礼品等专属优惠,中信银行通过提供更加丰富的文化体验和金融消费体验,为众多网球爱好者提供了多姿多彩的赛事体验。

  “闪耀精彩赛事,创享美好人生”,2014年,中网的第二个十年之旅扬帆起航,中信银行作为中网最诚挚的合作伙伴之一,将继续与中网一起,开创新局面,共享中网新纪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