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为何要参投英国核电站:企业高层称再不能错过

16.10.2015  17:02
据路透社在当地时间10月15日援用中国驻英国大使刘晓明的话说,两家中资企业参与投资英国Hinkley Point核电站项目(欣克利C角核电项目)的谈判取得实质性进展。值得关注的是,由于中国企业在欣克利C角项目中扮演的是投资者的角色,中国企业在装备、工程等方面的实质参与份额将极其有限。

原标题: 中国为何要参投英国核电站:企业高层称再不能错过

  据路透社在当地时间10月15日援用中国驻英国大使刘晓明的话说,两家中资企业参与投资英国Hinkley Point核电站项目(欣克利C角核电项目)的谈判取得实质性进展。

  报道援引刘晓明的话说,在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下周访问英国期间可能会宣布一些协议,但仍不清楚届时是否会签署上述核电站项目的协议。习近平将于10月19日至10月23日对英国进行访问。

  欣克利C角项目由法国电力集团(EDF)英国子公司拥有。中广核和中核工集团有望共同持有该项目30~40%左右的权益,但相关谈判的持续时间已经超过预期。

  就欣克利C角项目来说,《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尚无法确认上述“谈判取得实质性进展”的内容是什么。根据此前公布的官方资料,英国政府已同意由中广核牵头的中国企业参与英国拟新建核电项目的开发与建设,中国企业已实质进入当地核电市场。目前,中国企业已经初步锁定了一个参股项目和一个控股项目,其中参股的欣克利角C核电项目预计2017年开工;华龙一号在通过英国通用技术审查(GDA)后将应用于控股的Bradwell B(布拉德韦尔)项目建设。但由于种种原因,中国企业并没有就参与投资欣克利C角项目做出最后的决定。

  值得关注的是,由于中国企业在欣克利C角项目中扮演的是投资者的角色,中国企业在装备、工程等方面的实质参与份额将极其有限。但对于中国企业来说,通过参与投资欣克利C角项目的一个关键目的是,为日后华龙一号在布拉德韦尔项目上得到使用提供基础。因为华龙一号如果能够“落地”英国,将迅速提升中国核电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这是因为,英国曾经拥有辉煌的核能历史,是世界上最早利用核能的国家之一,拥有非常完善的核能工业体系,对核能的监管更是拥有一系列严格的要求。即便英国自1994年之后再也没有建设新的核电站,英国对核能的监管之严格也一如既往。就像中国国家核安全局原局长赵成昆对本报记者分析的那样:“英国对核电的要求,特别是安全的要求是非常高的,华龙一号能够进入英国,标志着我们(的核电水平)与世界先进国家已经非常接近。

  中广核和中核集团目前已经与阿根廷、埃及、沙特、南非、约旦、亚美尼亚、肯尼亚等多个国家签署核能合作协议。如果华龙一号成功在英国立足,那么将大大地提高中国企业日后与俄罗斯、美国、法国、日本、韩国等核电强国参与发展中国家核电市场的竞争能力。

  来自官方和相关的国际核能研究机构此前公布的资料显示,发展中国家将成为核能的主要市场。这些国家正在和打算利用核能来满足当地的能源需求,为经济的发展提供“核动力”。 据世界核能协会估算,2015~2030年间海外新建核电站在160座左右,新增投资达15000亿美元。而这些巨大的市场空间则主要存在于发展中国家。比如,为了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能源快速增长的需求,南非在2011年发布的《综合资源规划2010-2030》计划陆续建造960万千瓦核电站,总投资1万亿兰特(约1500亿美元)。

  在这种巨大的核电市场面前,用一位核电企业内部高层的话来说,那就是:“我们再也不能错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