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之莺”周小燕留下的“教育密码”
新华社上海3月4日电(记者孙丽萍)一只美丽的中国夜莺,飞过了时代的风云变迁,飞过了将近一个世纪的艺术旅程,落下了人生大幕。4日凌晨,中国近现代声乐教育奠基人之一、上海音乐学院终身教授、被誉为“中国之莺”的周小燕病逝。
周小燕美丽而传奇的人生,犹如一部荡气回肠的交响曲,虽然落下休止符,但作为一名声乐教育家,周小燕留给教育界的丰厚精神财富却仍待开掘与传承。
有人说,在中国声乐教学领域,“周小燕现象”令人深思。从1947年留法归国、在育才小学担任声乐教师开始,到上海创立新中国自己的音乐学院,她欣然从海归音乐家彻底转型为国家所需的声乐教授。她在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把生命的华章彻底奉献给了音乐教育事业。
“老师太不容易了。没有燃尽自己的精神,她不可能培养出那么多学生……”旅美歌唱家、上海音乐学院教授李秀英说。周小燕老师是标准的“工作狂”,即使在80多岁之后,她依然雷打不动开启“拼命”模式:每天早起后,连续上课5小时,有时连吃饭都顾不上,趁着上课间隙才啃几片面包充饥。
为强制她休息,上海音乐学院严格控制课时。但周小燕趁“照顾”她的人们不留神,就会在课时表的空当中划圈圈,自己把学生约到家里上课。廖昌永、魏松、张建一、李秀英……为中国声乐界培养出了众多“得意门生”之后,周小燕依然如饥似渴地为中国声乐寻觅人才,不辞辛苦地培养新人。
在上海音乐学院,周小燕是“终身教授”。她自豪于这个头衔,自己的诠释是“终身教授干终身”。周小燕曾向时任上海音乐学院院长的杨立青求情:“如果我能活100岁,想尽力教到100岁,教到我教不动的那一天。答应我吧!”
直到一年前病重入院前夕,周小燕还在教书授课。在病榻上,最令她担心的,是再也不能给学生上课。但周小燕越是为中国的音乐教育拼命付出,愈发觉得内心满足、感恩、幸运。把生命和灵魂完全没有保留地融入中国的音乐教育事业之中,无疑是“周小燕现象”最核心的密码。
“中国之莺”周小燕,严格要求学生“学艺术,先学做人”。这并不是一句泛泛空谈。她言传身教,告诉学生要有一颗中国心。某年,一位得意门生办音乐会,整场都唱外国歌,只在返唱曲目中加了首《长江之歌》。周小燕责问:你是中国歌唱家,为什么不把中国歌曲列入正式曲目。
此后,上音声乐系规定:每位学生每学期攻下的10首作品中,必须有4首中国歌曲。
在世界舞台上唱响《长城谣》《红豆词》等“中国之声”的她,一遍遍告诉学生,要热爱自己的民族文化,“我相信,你唱不好一首中国歌曲,就不可能唱好任何外国歌曲。作为中国的歌者,要掌握自己本民族的文化。”
师从周小燕学艺5年的李秀英记得,1998年她在匈牙利布达佩斯歌剧比赛中获奖。各国音乐家聚会的场合,周小燕提议,每个国家的歌唱家演唱一首特别地道的民族歌曲。
同样为人们津津乐道的是,周小燕那些爱学生如孩子的温馨故事。赤脚考试的“农村娃”廖昌永,被周小燕慧眼识中。因为执着学习歌剧、没有收入的李秀英,被周小燕收留家中两年。“非典”期间,学校停课,周小燕打电话给上音党委办公室,几乎要哭出来:“没有学生的生活,我一天都过不了。”周小燕选徒授课,没有“现实”考量,所有学生都是她的孩子,都享受她无私的爱与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