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体育年度盘点:运动员培养模式向职业化发展

16.12.2014  20:49

■据新华社北京12月15日电

冬奥会、世界杯、青奥会、亚运会……即将结束的2014年堪称体育大赛年,中国体育在多项大赛中争金夺银取得不俗成绩,却也难掩男足、男篮等集体球类项目疲软的窘迫现实;中超的红火,丁俊晖李娜的成就,也同样无法掩盖中国竞技体育在职业化道路上的蹒跚。从过去的这一年来看,中国竞技体育转型仍在路上,运动员培养模式正向职业化、多元化发展,很多项目都在不断寻找适合自己发展的职业化和多元化道路。

 尴尬三大球,女排撑门面

2014年最受关注的赛事毫无疑问是巴西世界杯,无数中国球迷又一次为了“别人的球队”彻夜不眠。中国足球无缘世界杯并不是新闻,但中国足球在亚洲的不断沉沦令人忍无可忍。另一条新闻是,由网易和全攻全守和体育管理(北京)有限公司调查撰写的《中超联赛商业价值报告》显示,中超各俱乐部的总收入突破20亿元,总收入超过亿元的俱乐部由去年的鲁能和恒大2家猛增到今年的7家。虽然中超俱乐部总体仍处于亏损状态,但已经有5家俱乐部实现盈利。联赛的红火和国足的疲软,如此倒挂的一幕,或许全球也是独此一家别无分店。

如果说男足去不了世界杯我们早已习惯,那么,男篮无缘世界杯却令人叹息。这是时隔16年中国男篮第一次没能去世界杯上“打酱油”。实际上,在老一代球员纷纷淡出国家队之后,中国男篮的下滑早已是不争的事实。在今年的武汉亚洲杯上,以国奥队出战的中国男篮被菲律宾绝杀,最终只获得第四名,而宫鲁鸣率领的“青年军”也在仁川亚运会上惨淡收场。与此同时,CBA联赛依旧在很大程度上是外援们的“表演时刻”。联赛“火爆”、国家队疲软的“流行性疾病”从男足传到了男篮,一药难求。

所幸我们还有女排。郎平执教的中国女排在赛前不被看好的情况下勇夺世锦赛亚军,一扫一年前亚锦赛无缘冠军的阴霾。尽管这支年轻的队伍尚显稚嫩,却让人看到了未来的希望。

  点点突破,丝丝隐忧

年初的索契冬奥会上,中国军团拿到3金,创冬奥会参赛历史第二好成绩,同时,张虹在速度滑冰1000米的夺冠实现了中国速滑冬奥金牌零的突破,短道速滑男队、男子冰壶、花样滑冰男子单人滑、自由式滑雪男子U型池等项目都创造了历史最好成绩。年中的南京青奥会和仁川亚运会,中国军团均高歌猛进,亚运会更是连续第九次坐上头把交椅,夺金数比第二、三位的韩国、日本加起来还多。凭借在很多奥运项目上的体制优势,中国竞技体育仍然保持着近年来大赛优异成绩的传统。

在这一年,还有一些年轻选手的突破令人欣喜,宁泽涛在亚运会上的表现,令这个阳光大男孩一时间甚至有了风头超过孙杨的架势。在青奥会和亚运会上拿金牌拿到手软的小将沈铎,未来也是中国游泳的希望。

同时,也有一些中国的传统优势项目在2014年出现滑坡。从某些方面来讲这也许不是坏事,但对中国体育而言,“狼来了”已经成为现实。最为明显的项目恐怕非举重莫属,其实,2012年伦敦奥运会以来,举重这一昔日“王牌军”的光环已经开始褪去。在今年的世锦赛和亚运会上,朝鲜队异军突起,成为中国队最强对手,再加上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传统强敌,中国举重在多个小项已被远远甩开。此外,羽毛球等优势项目也开始受到一些冲击,只有乒乓球仍然是不可动摇的王者之师。

荣光也好,隐忧也罢,一个更残酷的现实是,中国竞技体育项目对老百姓的吸引力正在与金牌“脱钩”,一些项目处于拿完金牌、下了赛场就无人问津的尴尬境地。如何多元化发展、如何走向大众成为摆在很多项目面前的一道考题。

2019全国象棋男子甲级联赛在惠州大亚湾举行
  2019全国象棋男子甲级联赛5月26日在广东惠体育局
梅州大胆实践打造“足球特区”
  广东梅州是我国著名的“足球之乡”,体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