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元素点亮洋节日 传统节日应与时俱进
一对中国情侣在一棵圣诞树前自拍。
本报国际问题资深编辑 北大三剑客 王璜、赵海建、王希怡
新闻背景
对不少国外民众来说,圣诞节是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但在中国,年轻人将之变成了一场呼朋唤友的狂欢节,商家们也因此赚得钵满盆满。与此同时,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逐步推进,世界各国开放融合程度日益加深,中国元素正成为西方传统佳节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也为中国商品在西方打开了一扇窗户。
过洋节日不过是找乐子
王希怡:在中国,洋节日更多是年轻人狂欢以及商家促销的一个契机。年轻人在释放压力的同时还能拉动消费,这也没什么不好的。只不过,确实应该提防过分商业化。
王璜:但商家利用节日的氛围来挑动你的消费神经也是不争的事实。无论是洋节日还是中国传统的春节,大家都跑出去吃喝玩乐,到处都是人山人海,文化内涵已经很难看到了。
赵海建:在寒冷的冬季,用圣诞老人等元素来渲染气氛,对于那些在平日里辛苦打拼的人来说,借机找点乐子放松放松没什么不好。如今追捧洋节日的主要是80后、90后这样的年轻人,甚至还有我这样的70后,这些人大多在异乡求学、打拼,洋节日也为他们呼朋唤友联络感情提供了契机。
王希怡:中国很多传统节日如春节、中秋节、清明节均强调家庭团聚,而现在很多中国年轻人庆祝的洋节日并不强调家庭团聚。
洋节日已被中国化
赵海建:中国传统节日是数千年农业文明的产物,更注重家庭因素,因为当时社会流动性较弱。但随着社会流动性加强,人们的活动范围已远超出依靠血缘维系的小圈子,也就需要新的节日来促进新的社会关系。本土化了的洋节日就提供了一个契机。洋节日其实是对中国传统节日的补充。
王璜:进入中国后,洋节日被转变成一种狂欢式的联络感情的日子,这样其实挺好的。我觉得,中国人过洋节日也体现了文化之间的国际交流。
赵海建:中国文明很善于吸纳并融合舶来品,这就是所谓的“洋为中用”。其实,洋节日在中国已被本土化了,不再是西方意义上的那种节日了。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附着在洋节日上的宗教因素几乎被抽离出去了。
洋节日让中国货大卖
王希怡:在全球化背景下,节庆的互相影响是很自然的。中国一些传统节日也走出国门,感染世界各地的人们。特别是春节和中秋节,在很多国家对当地民众的感染力也很大,许多老外也会凑热闹。就在上周,美国纽约州州长刚签署法案,同意在纽约州亚裔人口密集的学校设立春节为法定学校假日,可见春节在当地的影响力。
赵海建:中国新创的节日也在影响国外,比如说“双十一”在国外就广受欢迎,很多外国人在这一天网购中国商品。我觉得就洋节日而言,中西之间的相互影响也体现在经济上。由于商家炒作,中国人在圣诞节期间的消费暴增,这也有助于拉动内需。而在西方国家,洋节日也为中国商品走出去打开了一扇窗户。每到圣诞节,中国制造的圣诞树、彩灯、彩条、气球等装饰品都为节日盛景增添了许多靓丽色彩,英国《每日邮报》最近就戏称“圣诞老人到中国义乌大采购去了”。
王璜:在今年九十月份的秋季广交会上,就有很多国外的商家来采购圣诞礼品了。
应提高传统节日魅力
赵海建:当然,这里面也有从众心理在起作用。当商家和身边的朋友都在谈论并期待洋节日的时候,你如果不关注就感觉自己的落伍了。相对于洋节日,我们的传统节日近年来显得有些落寞。为弘扬传统文化计,我们应该进行一些反思,以提高自己本土的、传统的节日的魅力。
王希怡:近年来,很多国家都在反思消费文化对节日文化内涵侵蚀的问题。我个人觉得担心传统节日式微有点过虑。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清明节、端午节和中秋节等传统节日被增设为法定假日,节味立刻浓郁了很多。说到底,过节是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事情,只要有假日,不愁没气氛。
王璜:我认为,中国的传统节日“逼格”更高。比如,每到冬至,古人会画几只梅花,从冬至开始数九,每天在梅花的花瓣上涂一种颜色,涂完这些红点的时候,冬天就结束了。我们首先要重视传统节日,然后才能了解其背后的意义。
王希怡:最近出现“抵制圣诞”的呼声,而且还是大学生提出的,我觉得也不是坏事情。即使他们的主张有些极端,但是不失为一种平衡、一种启发,引导人们在欢庆之余去反思和争论,这就有积极意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