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3.0”:“中国制造”升级的战略选择

26.08.2015  15:34
无论是量子芯片,抑或是其他我们没有预见到的新的革命性元器件,当它们形成产品时,对新一代制造技术的需求将是必然。而作为下一代制造技术的代表,“制造3.0”的启动、策划与实施,将对我们国家的战略发展起到积极的支撑作用。

   中国制造发展战略不能照搬“工业4.0

  18世纪中叶人类开启工业文明以来,制造业作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的主要渠道,成为各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支柱产业。纵观近现代世界史,大国的兴起均始于制造业,当今世界强国都是制造强国。自新中国成立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制造业有了显著的发展,无论是制造业规模还是制造技术水平都有显著的提高。着眼未来,中国要从经济大国迈向经济强国,首先要成为制造业强国。

  “工业4.0”近期受到各国政府、产业界及学术界的高度关注,今年5月,中国国务院印发《中国制造2025》,为我国建设现代化的工业强国描绘出清晰的路线图。“工业4.0”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2011年德国举行的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一经提出就迅速在欧盟工业领域内引起了极大关注。随后在德国政府推出的《高技术战略2020》中,“工业4.0”被列为十大未来项目之一,旨在支持工业领域进行新一代革命性技术的研发与创新,以此奠定德国在关键技术上的国际领先地位,夯实德国作为技术经济强国的核心竞争力。

  根据德国“工业4.0”的划分方法,人类社会已经历了三次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始于1784年瓦特对蒸汽机的改良,以蒸汽机为动力的纺织机彻底改变了产品的生产方式。第二次工业革命始于1870年,美国辛辛那提屠宰场的第一条生产线将人类带入分工明确、大批量生产的流水线模式和“电气时代”。第三次工业革命始于1969年可编程控制器的出现,使制造过程不断自动化,机器不仅取代了相当比例的体力劳动,而且还替代了部分脑力劳动。“工业4.0”被认为是在前三次工业革命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基于“信息物理系统”(Cyber Physical System)实现新的制造方式。信息物理系统是指通过传感网络紧密连接现实世界,将网络空间的高级计算能力有效运用于现实世界中,从而在生产制造过程中,与设计、开发、生产有关的所有数据将通过传感器采集并进行分析,最终实现在产品、生产设施的全生命周期中的智能管理和智能生产。这意味着未来工业生产组织方式将向定制化、分散化、融合化转变,将使得互联网企业与工业企业的边界逐渐被打破,生产企业与服务企业的边界日益模糊。

  中国业界对“工业4.0”的关注热度不亚于其他国家和地区,这表明中国产业界对新一轮科技革新和产业变革的高度敏感。“工业4.0”作为新的工业生产模式,对中国工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虽然目前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制造国,但在制造基础、制造技术、制造体系等方面与德、美、日等国仍有很大差距,高档装备从母机到生产设备仍需依赖进口。公开数据显示,仅2013年我国高档装备进口额就超过千亿元。自动化过程中所需的基础芯片,2013年进口额也已达到两千多亿人民币。同时,国内的绝大多数工厂还处于劳动密集的“规模化流水线”的“工业2.0”时代,尚未踏入大规模自动化生产的“工业3.0”时代,数十万人集聚的富士康代工厂似乎可以被视为当前中国制造业主要形态的缩影。

  基于目前的中国国情,从总体上追求“工业4.0”,也许时机尚未成熟。如果把中德两国工业现状比作两座外表差异不大的房子,若一座房子拟为扩展空间在上面加盖一层,另一座也参照加盖一层,结果可能未必相同。因为第一座的地基可能深入地下若干米,增高一层依然稳固,而另一座若起于地面,增高一层后,原有房子将存在倾倒的可能。但是如果我们尝试在继续加固现有房子的基础上,将部分力量投入另一座新房的建设,也许会出现新的景象。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