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中国加大对外投资具备天时地利
商务部部长助理张向晨10月22日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预计今年中国对外投资将达到1200亿美元左右,而由于中国吸收外资已经处于稳定的状态,因此中国对外投资的金额将超过吸收外资的金额。张向晨以肯定的口气说:“(这个目标)如果今年不能实现,在不远的将来也会实现。”
一系列数据支撑了张向晨的这个观点。2002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还只有27亿美元,而2013年这一数字已增至1078亿美元,短短12年的时间增长了近40倍。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9月,中国企业对外实现的非金融类直接投资达到749.6亿美元,同比增长21.6%。目前,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流量连续两年列世界第三位,对外直接投资存量超过6600亿美元,列世界第十一位,分布于境外的中资企业数超过2.5万家。这些数字告诉我们一个事实,中国正在从资本输入国转变为资本输出国。这对于改革开放以来长期将吸收外资放在重要战略地位的中国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转变。它不仅将推动我国国内的资本和外汇管理发生重要的变革,而且将对整个世界的经济运行和循环产生深远影响。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积极推行吸收外资的政策,迅速成为一块吸引外资投资的“福地”,在中国实现经济起飞的进程中,外资对中国的投资功不可没。而对外开放,不仅仅是指允许外资进入中国从事投资活动,也应该包括中国企业走出国门对外投资。在2001年中国加入WTO后,中国企业对外投资得以享受到基本公平的待遇,对外投资开始快速上升。说起中国加入WTO,以往的舆论过度渲染中国市场向国外资本的开放给中国带来的不利因素,却忽视了国外市场必须对等地向中国开放这个事实。正是在13年前迈出的这重要一步,为中国的对外投资打开了空间。在这以后,尽管国外仍然会出现对中国对外投资的刁难,但已经挡不住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步伐。目前,我国已经和130多个国家签署了投资保护协定,多边和双边保障机制逐步完善,可以妥善地解决纠纷,保障对外投资企业的基本权益。
中国加大对外投资,有其客观的需求。一方面,中国30多年的经济发展,使中国的外汇储备急剧增加,到今年第三季度的最新数字为3.89万亿美元。过多的外汇储备使中国承受了美元通货膨胀和货币贬值的双重压力,中国需要通过对外投资来消化这种压力。另一方面,中国正在积极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并且与多个国家建立了货币互换关系,人民币正成为越来越多国家的储备货币,这意味着在这些国家,我国的对外投资可以直接使用人民币,而这又反过来能够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再一方面,在中国内需市场短期内难以出现爆发式增长的情况下,中国企业在国内市场上的投资已经基本饱和,加大对外投资可以为企业开拓出新的发展方向,并且培育出我国的跨国企业。
就目前来说,中国加大对外投资,更具有良好的天时地利。中国曾经在对外投资上走过弯路,2007年建立的中投公司,对黑石和摩根士丹利的两笔巨额投资“旗开”却未能得胜,而中信泰富和中远集团两家央企在国际市场上的投资更是留下了惨痛的败绩。除了决策失误以外,当时恰逢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也是一个重要原因,“覆巢”之下,中国的对外投资自然也难有“完卵”。而几年以后的今天,西方主要市场已经基本走出这场危机的阴影,经济正在复苏,中国的对外投资也能够踏上这一波复苏节拍。即以中投公司来说,2013年的境外投资已经获得了9.33%的年度净收益,在国际市场的各个国家主权基金中,这一收益率已经名列前茅。另外,经历了金融危机的西方各国,也需要以加大投资来提高其国内的就业率,因此对中国资本的进入也基本抱有欢迎的态度。
更重要的是,中国正在积极推进的简政放权改革也为加大对外投资创造了有利条件。今年9月,商务部公布了修改后的《境外投资管理办法》,并已于日前生效。新的管理办法对于对外投资确立了“备案为主,核准为辅”的管理模式,并引入了负面清单的管理制度,目前98%的对外投资事项已经不需要政府审核,这种改革将极大地提高我国对外投资的效率。
从以各种政策优惠来吸收外资到现在的加大对外投资,从资本输入国到即将成为资本输出国,这种变化显示的不仅是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更表明中国经济结构在向着预期目标积极转变。中国尽管希望加大对外投资的力度,但已不再像以往那样把对相关企业出台各种政策优惠作为手段,而是以充分的简政放权来让企业行使自主权。摆脱了对政策支持依赖的中国对外投资,应该更能适应国际市场的竞争机制,可以更快地成熟起来。周俊生(上海 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