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和拉美基建合作成果斐然前景广阔

29.07.2018  02:16

  新华社北京7月28日电(记者许咏政 黄勇贤)中国与拉美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合作经过多年发展,目前正驶入快车道。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不断推进,双方合作潜力巨大,成果斐然,前景广阔。

  这是参加“2018中国-拉美基础设施周”的不少中拉官员和企业家在会议上表达的共识。

  中国贸促会副会长尹宗华说,拉美是“一带一路”倡议中海上丝绸之路的自然延伸,其中,“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优先领域,也是中拉经贸合作的重要内容”。

  他表示,拉美国家正处于推动产业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非常重视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据预测,从2011年到2040年的30年间,拉美基础设施投资总需求将超过13万亿美元。

  他强调说:“2017年,中国连续第四年成为拉美第二大贸易伙伴。未来15年,中国预计将进口24万亿美元商品,对外投资将超过2万亿美元,这将为世界、拉美各国带来更多发展机遇。

  巴西驻华大使马尚说,拉丁美洲作为国际投资的目的地,具有相当悠久的历史,拉美欢迎来自中国的投资。他表示:“通过过去多年的合作,中拉双方已在国家、企业、政策等层面加深了相互了解,双方合作已进入了成熟阶段,也为新的投资打开了大门。

  中国与拉美的基建合作发展迅速。据统计,中国企业在拉美承包的工程营业额,2000年仅为1.7亿美元,而2015年则达到164亿美元。

  特别是2014年7月中拉合作基金设立以来,中国企业在拉美已完成了多个重大项目的投资,包括牙买加南北高速公路、巴西多座水电站及超过3500千米的电力运输通道的建设。

  在该活动周的中拉基建周会议期间,与会代表还总结了双方多年的合作经验,探讨了今后如何加深相互了解,规避各种风险,进一步推动中拉基建合作的发展。

  “一带一路”国际商事调解中心主任王丽表示,“一带一路”建设空间跨度巨大,时间持续长,涉及各方利益,因此随着项目的推进,难免出现内外环境、标准体系、制度差异、风险防范、法律纠纷等问题,需要各方妥善应对。

  她说,中拉之间横跨着高山大海,但双方都正走向复兴之路,“我相信,在新的时期,双方都能做到更加智慧、更加理性、更加依法合规,双方的合作将会以最小的成本取得最大的收效”。

  “2018中国-拉美基础设施周”活动由全球房地产和基建俱乐部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