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将设立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友谊奖卓越奖学金

29.06.2014  04:20

  习近平与缅甸总统吴登盛、印度副总统安萨里共同会见出席大会的中缅印三国部分代表。新华社发

  6月28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60周年纪念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大会并发表题为《弘扬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建设合作共赢美好世界》的主旨讲话,深刻阐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历史性贡献和重大现实意义,强调中国将继续做弘扬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表率,同国际社会一道,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和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设立友谊奖和卓越奖学金

  下午5时10分,习近平、李克强、张德江、俞正声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与缅甸总统吴登盛、印度副总统安萨里一同步入会场。在热烈的掌声中,习近平发表主旨讲话。

  习近平指出,我们共同纪念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60周年,就是要探讨新形势下如何更好弘扬这五项原则,推动建立新型国际关系,共同建设合作共赢的美好世界。

  习近平强调,中国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积极倡导者和坚定实践者。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中国外交政策的基石。中国是当代国际体系的参与者、建设者、贡献者。中国将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不移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合作,坚定不移奉行互利共赢的开发战略。当前,中国人民正在为实现中华人民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中国梦同世界各国人民的美好梦想息息相通,中国人民愿意同各国人民在实现各自梦想的过程中相互支持、相互帮助,中国愿意同各国尤其是周边邻国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习近平宣布,为表彰和鼓励更多人士和团体坚持和弘扬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国政府决定设立“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友谊奖”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卓越奖学金”。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大会。

   反对各种形式保护主义

   习近平提出:

  第一,坚持主权平等。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侵犯,各国应该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各国都是国际社会平等成员,各国的事务应该由各国人民自己来管,要尊重各国自主选择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

  第二,坚持共同安全。我们要倡导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安全的理念,坚持通过对话协商,以和平方式解决国家间存在的分歧和争端,推动建设开放、透明、平等的亚太安全合作新架构。

  第三,坚持共同发展。我们要共同维护和发展开放型世界经济,反对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推动南南合作和南北对话,建立更加平等均衡的新型全球发展伙伴关系。

  第四,坚持合作共赢。我们应该把本国利益同各国共同利益结合起来,树立双赢、多赢、共赢的新理念,坚持同舟共济、权责共担,携手应对全球性问题。

  第五,坚持包容互鉴。我们要尊重文明多样性,推动不同文明交流互鉴、取长补短、和平共处、和谐共生。

  第六,坚持公平正义。我们应该共同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法治化、合理化。

  据新华社

   和平共处

   五项原则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互不侵犯

  互不干涉内政

  平等互利

  和平共处

   新闻分析

   中缅印边境安宁证明五项原则成功

  中国驻瑞典、新西兰前大使陈明明昨天接受北京晨报记者采访时指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在国际关系中第一次由三个亚洲发展中国家提出的指导国际关系的准则,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此前国际关系的理念都是西方主导,五项原则对过去几十年国际关系理论的演变做出了贡献,在国际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五项原则成功应用

  上世纪80年代,从事外交翻译工作的陈明明参加了多轮中印边境谈判。这次印度副总统来中国访问,他感到很亲切,想起了当年的经历。

  他回忆说,那时中国正处于改革开放时期,致力于通过和平方式同印度解决边界争端。这么多年来,中印也一直在谈判,并已达成共识,虽然边界问题有分歧,但是双方都同意保持边境的和平安宁,不使用武力改变边界的现状。半个世纪以来,中印边界保持和平稳定,充分说明遵循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解决争端是成功的。

  陈明明介绍,另一个成功的例子还有中国和缅甸通过和平方式解决了边界问题,双方签署了和平友好的边界条约,是亚洲国家中第一个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来签订的条约。

  中国和美国建立新型大国伙伴关系,也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新形势下的成功应用。陈明明分析说,这个原则特别适用于中国与不同制度国家关系发展,比如美国,制度和价值观都不一样,但中美建交这么多年,坚持发展和平友好的关系。另外,不论是在东海还是南海问题上,中国也都一再表明立场,希望以和平方式解决争端,也坚持领土主权。

  给国际社会“定心丸

  陈明明说,当今,中国威胁论甚嚣尘上。这次习近平主席在60周年活动上再次重申和平发展的理念,向世界表明中国是坚持和平发展的,即使强大了也不搞霸权,可以说是给国际社会一个“定心丸”。

  陈明明认为,把缅甸总统和印度副总统请过来,三个国家共同庆祝,表明中国愿意和邻国发展友好关系,通过和平方式解决争端来促进亚洲地区的和平稳定。同时,当前,由于东海、南海局势紧张,有些人说中国在亚洲制造紧张局势,通过这样的庆祝活动向国际社会表明,中国是二战后和平外交的倡导者之一,中国致力于和平发展和外交,致力于亚洲稳定,来消除国际社会对中国的误解。

  晨报记者 韩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