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巨资申世遗值不值?(组图)

01.07.2014  12:02

本期嘉宾

  武旭峰 知名旅游文化及旅游目的地研究专家

本期嘉宾

  周志红 广东省旅游发展研究中心副总规划师

本期主持 记者罗磊

  记者:今年6月,中国“大运河”及“丝绸之路:起始段和天山廊道”两项目获批世遗。与中国一样,国外也曾有过申遗热。但从2000年开始,这股申遗热开始退潮。您觉得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武旭峰:中外对申办世界遗产的两种态度,反映了部分中国人和一些地方缺乏文化自信。同时,有些地方申遗太过功利,以为这样能换来客流和经济利益。

  周志红:我国申遗一般都是由政府出资,而国外由于动用公共财政需要非常繁琐复杂的程序,因此申遗资金大部分都是企业出资。而申遗成功后保护的要求又很严格,不鼓励商业开发,通过申遗成功后收回投资基本很难。因此这几年国外申遗热降温,注意力转向如何保护已有的遗产资源和其他景观上。

  记者:据透露,中国每年“申遗”花费3亿元。近日媒体同样指出,大运河申遗活动,至少已经投入了100亿元的资金。中国花销这么大值不值?

  武旭峰:如果100个亿中很多投入到大运河的水质净化、环境治理上,是值得的。但是如果将相当一部分花费在“牌子”上,就真的不值。

  周志红:通过申遗,无论政府还是社会能够认识申报对象的重要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通过申遗采取一系列保护和开发措施不至于被破坏和自然遗弃;通过申遗加大宣传力度,能够让公众知晓和了解其价值。

  记者:我国世遗景点往往会申办成功就涨价,对此,您如何看?

  周志红:如果国家对自然和文化遗产像重要历史文物保护单位和文化博物馆那样,每年都有专项的保护资金。有资金保障,也许商业开发的愿望就不会那么迫切,低票价甚至免费开放都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