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洁党组书记出席2015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新闻发布会

06.11.2015  09:55

      ----3612部/集中外纪录片参与文化盛宴 “金红棉奖”新奖杯首次亮相

      本网讯 11月4日上午,2015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新闻发布会在广州图书馆举行。白洁党组书记出席并发布了本届纪录片节呈现的四大亮点,组委会还就征片评优、市场活动、专业论坛、大学生优秀纪录短片征集活动、国际合作、公众展映等方面的总体情况做了重点介绍。 

      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以下简称“广州纪录片节”)创始于2003年,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广东省人民政府主办,广州市人民政府、广东省新闻出版广电局承办、广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版权局)执行、环球瑞都国际文化传播机构运营统筹,是目前保留的由广东省主办的9项展会活动之一。2015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将于12月7至10日在广州举行,为了让更多市民观看到更多优秀纪录片,组委会今年有众多措施来积极推进,加强市民的参与性,让纪录片节真正成为广州市民的文化盛宴,一张闪亮的国家文化名片。

      亮点一:全面提升国际性、专业性和权威性,奥斯卡大片、重磅代表团、国际买家大咖云集。

      今年,广州纪录片节整合业界优质资源,按照不同功能组建了顾问委员会、评审委员会以及交易联盟,分别在内容运营、选片评优、版权交易等方面提供指导意见,取得了不错的成效。经过多方运营协作,今年共征集到来自88个国家和地区的3612部(集)纪录片,其中包括第87届奥斯卡最佳纪录长片《第四公民》以及入围影片《地球之盐》、《维龙加》等,还有台湾金马奖最佳纪录片《棉花》,不仅作品含金量越来越高,国际交流与合作也越来越频繁,2013年以来,广州纪录片节先后与意大利威尼斯电影节、法国阳光纪录片节、亚洲-太平洋广播联盟等24个国际纪录片专业节展和行业机构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今年,将有意大利纪录片协会、新西兰影视委员、亚广联、瑞典、德国、尼日利亚等六大代表团参与主题晚宴、影片展映、国际女性纪录片导演对话高峰论坛、“亚洲日论坛”等活动;还将有德国、法国、瑞典、美国、波兰等12个国家和地区的19家机构高层代表作为国际买家携巨额预算参与市场交易活动,今年北德广播公司(NDR)将携150万欧元的预算前来,法国ARTE电视台则以10万美元/小时的高价投资电视栏目联合制作,波兰电视台S.A愿意以1500-3000美元/小时的价钱购买成片,韩国教育广播系统(EBS Korea)的投资采购预算高达5百万美元。据估算,今年买家总预算将达到数亿人民币。

      亮点二:着力打造全民共享平台,“金红棉影像馆”将成为全国首个永不落幕的纪录片展映品牌。

      广州纪录片节已逐渐打下了相对扎实的专业根基,近几年,更深刻认识到观众才是纪录片产业的落脚点和纪录片市场的驱动力,希望这些优秀的纪录片作品能够走向普通大众,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因此,广州纪录片节将扩大“金红棉影像馆”的展映规模,将其推上院线,打造成全国首个永不落幕的专业纪录片常规展映品牌。今年特别精选了8部优秀纪录片在北京、广州两地院线展映,其中包括《第四公民》、《维龙加》这样的奥斯卡大片,明年起,院线展映范围逐步扩大到全国10-15个重点城市。除院线展映外,还将结合校园巡展、艺文空间展映、社区展映、电视台展播等活动,提升“金红棉影像馆”展映品牌影响力。

      亮点三:不断强化市场交易功能,有效推动中国纪录片参与国际交易。

      方案预售(pitch)是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从2004年起在国内率先引入的纪录片市场模式,11年来扶持推动了80多个中国提案赢得国际融资机会和市场收益。比如讲述中关村互联网创业者奋斗故事的《烈日灼人》,已受邀在亚洲阳光纪录片节进行全球首映,并即将于今年底在院线上映,目前已实现10倍以上的增值效应。为了更进一步推动中国纪录片方案走向国际市场,今年特别增设“纪录中国”方案预售专场,将从212个提案中选定15个名额进行最终角逐,还将邀请意大利、新西兰、瑞典、马来西亚的基金机构讲授其运作模式,为中国纪录片人开拓融资渠道。此外,我们还将加强与“纪录中国APP”的版权交易深度合作,将纪录片节进行版权交易登记的影片资源导入“纪录中国APP”,实现纪录片的移动线上版权交易。

      亮点四:继续夯实专业人才基础,培育菁英学子纪录片创作后备力量。

      去年,广州纪录片节成功举办了首届“寻梦中国——大学生纪录短片征集活动”,其中,真实记录大学生深入四川芦山地震灾区开展救援的大奖作品《芦山•纪》被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作为“中国梦”优秀短片向全国推荐播映,体现了这个项目的良好成果。在此基础上,今年将加强与中国传媒大学、中国教育电视台和中国青年报的合作,更进一步充分整合高校优势资源,广泛发动青年学子参与其中,打造全国最高规格的大学生纪录短片大赛,更好地发掘和培育纪录片青年新锐导演,以此带动纪录片后备人才队伍的培养。今年我们还联合新媒体推出了“创纪录”运动,打造接地气的全民纪录盛典,实现“人人都是纪录者,人人都是纪录片发展的推动者”。

广州雕塑院院长、国家一级美术师许鸿飞先生为“金红棉奖”设计的新奖杯

      会上还同时举行了“金红棉奖”新奖杯的发布仪式。纪录片评优活动是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的核心单元,2012年,经国家批准,评优活动有了体现岭南文化特色的名字——“金红棉奖”。今年,广州雕塑院院长、国家一级美术师许鸿飞先生为纪录片节精心设计了更具国际范的“金红棉奖”奖杯造型——手举红棉、体态婀娜的少女。许鸿飞院长介绍:“新奖杯的设计理念是想展现广州纪录片节年轻与活力的特点。少女举起的红棉花由铜板纯手工切割而成,保留了原始的切割纹理和质感,这是红棉花所象征的广府文化和质朴。同时,奖杯本身也是一件艺术品,具有纪念性、独特性和唯一性,具有永久收藏的价值,获奖者将奖座置于案头、会议室里,既是对奖项本身的纪念,也是对一件艺术品的收藏,因此具有双重意义。”(局宣传管理处供稿/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