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胜华:深刻认识中国式现代化本质要求的理论逻辑

03.11.2022  03:11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这一重大创新性论述从九个方面揭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特征、本质属性所蕴含的规律性要求,包含领导力量、道路方向、发展布局、价值追求等,既是历史的昭示、实践的要求,也是理论的必然,具有马克思主义的内在规定性。    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新型现代文明的内在规定性   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这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天下胸怀、共产主义追求。马克思主义是改造世界的理论,在文明追求上,马克思主义的现代化旨在创造不同于资本主义现代性的新型现代文明。不可否认,资本主义拉开了现代文明的序幕,现代文明首先被烙上鲜明的资本主义印记。但是,资本主义现代性既具有打破封建束缚、解放生产力的历史先进性,又具有新的历史野蛮性、虚伪落后性,导致现代社会陷入人与人对立、人与自然对立、人自身对立的全面危机,人类社会得以维系的共同体根基日趋瓦解。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资本主义危机凸显,人类又一次站在十字路口,“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成为当下亟待回答的世界之问、时代之问。   社会主义以实现人的本质的真正共同体为目标,在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社会结构等方面不断迈向更高级形态,创造新的现代文明。尤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根据时代发展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让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使世界范围内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意识形态、两种社会制度的历史演进及其较量发生了有利于社会主义的重大转变。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下,中国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走出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的选择。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一以贯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丰富和发展人类文明新形态。    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新型现代政治形态的内在规定性   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首要的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这是由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崭新形态、先进性质、伟大使命所决定的。马克思主义是以不断的社会革命来改造世界的革命理论,要求由不同于资产阶级政党形态的新型政党来领导人民。资产阶级在议会争斗中,首先创造了政党政治这一现代政治形态。但这绝不意味着资产阶级政党是政党唯一的可行形态,相反,历史一再表明,基于资本主义政党政治的现代政治形态,面对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矛盾、发展难题,不仅越来越显得无能为力,甚至越来越成为社会动荡的催化剂。   马克思主义政党产生于、致力于革命斗争。马克思主义范畴的革命不仅指向暴力革命,更指向不断解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的社会革命。这一过程必须由无产阶级政党来领导。列宁指出,无产阶级需要的党不是西方议会投机家那样的党,“需要的是新型的党,另一种性质的党……能够经常同群众保持真正的联系的党,善于领导这些群众的党”。这种新型的党由工人阶级中有觉悟的最优秀分子组成,是没有自己特殊利益的先锋队组织,具有思想先进、组织严密、纪律严明、扎根人民的独特优势和无比力量,毛泽东同志将其称为“按照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革命理论和革命风格建立起来的革命党”。作为新型政党,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使命是将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组织起来,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新型国家,进而不断进行社会革命,建设社会主义,迈向共产主义。因此,在马克思主义的现代政治形态中,新型政党、新型国家、新型社会形态三位一体,其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是前提,具有决定性意义。这一理论逻辑内在决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根本的是要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新型发展道路的内在规定性   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包含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目标要求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使命要求,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精髓要义。现代化是以工业化为主题的发展过程。资本主义走的是追求资本无限扩张的工业化道路,推行完全市场化,不惜摧毁阻碍资本无限扩张、获取超额利润的一切秩序、力量、价值,并依靠战争来转嫁资本主义周期性的生产过剩危机,从而形成以资本为中心的现代化、两极分化的现代化、物质主义膨胀的现代化、对外扩张掠夺的现代化。结果不仅资本主义发达国家日益丧失发展动力和活力,那些照搬西方模式的国家和地区也陷入发展陷阱,面临“现代化中断”的困扰。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通过对人类社会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经济运动规律的揭示,阐明了未来社会的发展要求。马克思主义科学把握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指明生产力的发展是未来社会的前提;要把发展为了人民作为自己的根本立场,不断促进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在未来社会“生产将以所有的人富裕为目的”;要将人、自然、社会看作一个有机体,协调推进物质生产、精神生产、人类自身生产、社会关系生产,以及人和自然界之间矛盾的解决;要从世界历史出发,在民族平等的基础上推进世界交往,促进世界大同。   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结合起来,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包括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所蕴含的原创性贡献。比如,关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理论,关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理论,关于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的理论,关于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理论,关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理论,关于引领经济全球化正确走向的理论,等等。这些思想理论创造性地、系统地回答了新时代中国“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实现发展”的问题。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牢牢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作者系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精神文明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本文系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重大研究专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研究”(GD22ZDZ01-10)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