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博:中国2015年经济增长恢复活力的七大动力
彭博社1月4日报道,中国领导人期望转变依赖投资和出口拉动经济增长的模式,让消费和市场在经济中发挥更大作用。经济学家和分析师正在关注七个领域,以从中寻找有望促进2015年经济结构调整的政策改革加速的迹象。这些领域包括内需增长、油价下跌、能源定价机制改革、社会福利改善和私有化浪潮等。无论是决策者主动发起的还是受到外部事件推动的,这些领域最有可能促进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今年的增长:
一、内需焕发生机
前摩根士丹利首席经济学家史蒂芬·罗奇表示,中国朝着内需拉动型增长模式的转变是重大变革的组成部分之一,这项变革将为发达国家带来“不可思议的机遇”。罗奇说,中国的经济增长引擎正在换档,从出口品生产国转向为世界其他地区提供需求的消费国。”2015年很可能成为中国展现其命运掌控力的一年——–在精心引导的经济增速放缓进程中,能够控制下行风险,不会被许多人都认为不可避免的可怕硬着陆压垮,”他说,“内需即将以我们从未见过的方式焕发出生机。”
二、 低油价顺风车
高盛前亚洲副董事长Kenneth Courtis说,油价和其他大宗商品价格暴跌让中国成为近期全球市场震荡中的大赢家,令其可以节约石油、煤炭和天然气开支,以低价增加战略能源储备。能源价格下跌将使通胀率保持在低位,生产者价格下降,为降息留出充足空间。
三、能源市场变革
美国企业研究所研究亚洲经济的学者Derek Scissors说,油价冲击还为能源行业的市场化变革提供了一个“完美的机遇”。中国可以通过减少或消除补贴来提高能源行业的效率。“按照传统思维,中国需要在通过刺激支持经济增长和通过改革提高长期效率之间作出抉择,”Acissors说。”不过,对大型的能源进口国而言,低油价是一项天然的刺激措施。在2015年,中国将有机会削减或取消能源补贴,从而让需求、供应和价格更接近市场水平,同时又不会增加家庭或企业的成本。”
四、户籍制度改革
苏格兰皇家银行驻香港首席大中华经济学家Louis Kuijs说,放开中小城市户籍限制以及社保改革可能有助于减少家庭预防性开支,刺激消费。“户籍制度改革应会促进中国的城镇化进程,让许多农民工生活得更像城市居民,从而有助于实现增长模式的再平衡”。
五、私有化浪潮
德意志银行认为,随着地方政府试图处置高速公路等资产甚至是一些国有企业,一波私有化浪潮可能即将到来。“这应会有助于促进生产力,提升增长前景,”德意志银行驻香港经济学家张智威和Audrey Shi在12月份的研究报告中表示。
根据国家工商总局的数据,在政府简化了注册流程后,中国去年3-11月新登记注册的企业超过1000万家。中国“新”经济的表现已经超越了“旧” 经济,而私有化浪潮可能会进一步增强新经济的增长势头,包括提高私人部门的产出。
六、有利的全球背景
高盛表示,2015年,中国的市场化变革将面临更为友好的全球环境:出口受到发达市场更广泛经济复苏的提振,全球货币政策继续保持宽松,大宗商品价格维持在低位。
高盛驻北京经济学家宋宇等人在12月份的研究报告中表示,中国的利率市场化将取得更大进展,可能会取消存款利率上限。
七、避免发生的事情
经济增速放缓给债务和劳动力市场带来的良性结果将是中国上行潜力的关键。
瑞信驻香港日本以外亚洲区首席经济学家陶冬说,鉴于信托行业的资金流入和房地产开发商沉重的债务偿付日程,发生少量违约是有可能的。但这些违约会是孤立的事件还是会在全国引发连锁反应则是一个大大的问号,政府和央行似乎正在想方设法让流动性在系统内流转起来,这样违约事件就不会掀起大的风浪。
曾任美国财政部中国事务高级协调员的David Loevinger表示,鉴于服务业的加速增长和劳动年龄人口的萎缩,中国可以在增速降低的情况下创造就业。“人们曾经以为,中国是不一样的,它需要维持高速增长,否则就会一团糟。这个错误的概念可能会在2015年寿终正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