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战机首次“异常接近“日侦察机:最近30米

25.05.2014  19:29

  第一节 戈尔巴乔夫的“厚礼”1989年,苏共中央总书记戈尔巴乔夫访问北京,冰封30年的中苏关系终于揭开了新的篇章。莫斯科迫切希望改善与北京的关系,戈尔巴乔夫为此送出了一份厚礼——重启中苏军事合作。1989年9月,苏联《红星报》发表了对总参谋长沙波什尼科夫大将的专访,他表示如果中国希望获得米格-29之类的高性能飞机,“苏联政府认为不存在政治障碍”。这番谈话如一声惊雷,在国际政治界、军事界引起轩然大波,外界把他的话看作是中苏全面和解的发轫。

  图为早期引进的苏-27战斗机,目前已经接近到使用寿命的终点。苏-27因其性能先进,当时只装备苏联国土防空军,即便在苏联国内,也没多少人知道它的存在。正因如此,苏联在最初的谈判中,不愿出售苏-27。但为什么中国还是买到了苏-27了呢?1990年5月31日,由中央军委副主席刘华清率领的高级别代表团访问了莫斯科。这次访问中,双方签署了《会议纪要》,中国购买苏联武器的工作进入程序化谈判阶段。正是在那次会谈中,中国军人了解到除了米格-29战斗机之外,苏联还有更先进的苏-27。值得一提的是,这次访问期间,苏联空军在机密的库宾卡基地向客人们现场展示了苏-27战机。苏-27的优越性能让中方大为赞赏,坚定了中方引进苏-27的决心。

  图为首批准备出口中国的苏-27战斗机,这张著名的照片曾在中国引起轰动。据米高扬设计局总设计师别里雅柯夫回忆,苏联真正希望推销的是米格-29,因为该机航程短,属于战术飞机。但在会谈中途休息和进餐的过程中,那些曾在苏联留学的中方领导人与苏方领导人共同回忆起两国并肩前进的岁月,苏联官员被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所感染。在中方代表团即将离开之际,苏方代表突然向中方转达说:苏联政府原则上批准向中国出售苏-27。在做出销售苏-27决定的同时,苏联又开始考虑是否按惯例将卖给中国的苏-27降低技术档次,但要用“简化版苏-27”糊弄住中国人,实在是太难了。

  图为第二批次苏-27战机巡逻中国领空。1990年12月,中苏就苏-27出口事宜进行最后磋商。“会谈是封闭式的,吵吵争争、进进退退”,但结果皆大欢喜。28日,中国购买24架苏 -27SK单座战斗机和苏-27双座教练机的协定在北京签署。作为苏-27的首次出口,中国买到的苏-27在规格上与苏联自用型号一致,同时合同金额的 70%以易货交易形式支付。作为中国空军历史上第二次急速现代化的起点,中国方面对引进苏-27极为重视,空军内部将该项目称为“906工程”。然而,1991年12月26日,存在了69年的苏联轰然倒塌。这份署有“苏联”名号的合同还能执行吗?

  图为第四批次引进的苏-30战斗机。独立后的俄罗斯继承了苏联的政治遗产,俄总统叶利钦也承诺继续履行出售苏-27的义务。1992年6月27日,首批12架苏-27安全飞抵中国安徽某基地,列装中国空军某王牌歼击航空兵师。11月25日,剩余12架也安全抵达。至此,解放军空军进入“苏-27时代”,此时距苏联正式装备苏-27也仅7 年。值得一提的是,这批苏-27是在俄经济最困难时制造的,由于中国支付的美元货款太过珍贵,俄中央政府便把所有现款接收,而将易货来的罐头、羽绒衣等以“实物工资”的形式支付给工人们。

  美国前参联会主席在鞍山观看中国空军的苏-27SK战斗机。1993年8月,中俄开始了第二轮苏-27战机谈判。中国不仅希望购买更多的苏-27,更希望俄罗斯转让技术。但俄方以“维持工厂正常开工及工人工作” 为由,要求中国再买48架苏-27,才能讨论技术转让话题。最终,双方商定由俄方提供零部件和技术,帮助中国企业联合生产,同时中国同意再订购更多的苏 -27SK成品机。中国下定决心要引进苏-27生产线。1995年12月,中央军委副主席刘华清再次率团访俄。中方坚持要俄方转让生产技术,同时,中方还与俄罗斯签署了第二批24架苏-27采购合同,原则同意完全以美元购买。最终,双方基本达成苏-27生产技术转让的共同精神。

  图为美军前参联会主席马伦体验中国空军的苏-27战斗机。1996年4月和7月,第二批共24架苏-27SK抵达中国广东某基地。同年12月,俄副总理波雷纳科夫访华,与中方正式签下引进苏-27生产线的协议。根据合同,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属下的沈阳飞机制造公司在15年时间内制造200架苏-27,其中第一批苏-27的机体全部由阿穆尔河畔共青城飞机生产联合体提供,以后批次的机体逐步过渡到中国自主制造,但俄罗斯仍然提供全部200架飞机所需的发动机、雷达及电子设备、机载武器。1997年,中国组装苏-27工作正式立项。1999年9月,首批国产歼-11开始交付部队。

  获得国产苏-27的主导权,让沈飞公司绝处逢生。根据协议俄方分三年提供120套散件,由沈飞公司负责组装,并按20%的年进度将苏-27国产化。俄方将提供技术支援与人员培训,并与中方合作改建沈阳飞机工业公司。 苏-27的国产化是分多个步子走的,开始时进行进口组装,之后不断提高国产率,最后仿制雷达、发动机,全面实现国产化。最初将采用散件组装的形式,至2002年根据公开报道判断,组装已获得成功。此后进而谋求提高国产化程度,逐步加入自己的产品和改进,例如优于俄罗斯相应产品的国产电子设备等,最终彻底提高国产歼-11的技术水平。据称届时将出现歼-11B这一型号。从俄罗斯订购的SK成品机在80架左右,整个协议的金额约在60亿美元上下。1996年,俄罗斯正式批准了向中国出口200架苏-27SK战斗机生产许可证的合同,总价值25亿美元(一说60亿美金)。

  1992年11月25日,剩余的12架SK单座型飞机由KnAAPO机场直抵芜湖空军基地。至此,苏-27正式加入了解放军空军装备序列,共计24架(20架苏-27SK、4架苏-27UBK)。此时距苏联正式装备苏-27也仅7年(1985年6月22日远东地区泽米吉空军基地正式装备首批20架苏27)。1990年便同意向中国出口当时最先进的苏-27,表明了苏联恢复对华关系的巨大诚意。这一消息一经披露后,立即在西方引起了巨大的反响,一时间“中国威胁论”弥漫在西方的各大主流媒体上,似乎中国人马上就要用这24架苏-27去征讨全世界了。这种神经质的反应简直不可思议,不过这一“中国威胁论”的后遗症迄今未消,西方世界仍在以不同方式压制俄罗斯,要求不再对中国出口先进武器。但俄罗斯政府顶住了这一要求,这一方面即是出于对华贸易所能获得的大量利益和硬通货,另一方面也是出于地缘政治平衡的战略考虑。

  率先拥有苏-27战机的空军第3师是中国空军的第一王牌部队——他们驾驶着米格战机在朝鲜战争中取得了中国空军各单位最多的战果,而前任中国司令员王海就出自这个师的第9团,他是一位空战英雄,该团有一个大队以他的名字命名。第9团的飞行员们驾驶着苏-27战机迅速形成战斗力,深得中央军委的表彰。1993年空军第3师罕见的以师建制荣立集体一等功。1994年,由于合同付款问题,俄罗斯与中国没有立刻签署后续协议。中国为第一批苏-27战斗机支付的货款有70%是用各种轻工业产品及食品以易货交易形式支付的,俄罗斯希望中国以后的订购都能使用国际通用的硬通货——美元支付。

中国自行研制生产的歼-11B战斗机。

  1995年5月,中国中央军委副主席刘华清访问俄罗斯,解决了这一问题,中国表示同意以美元支付第2批以及后续批次的苏-27,但要求俄罗斯把苏-27战斗机技术转让中国,由沈阳飞机制造公司自行制造,双方签订了补充协议。1996年4月,10架苏-27(4架苏27SK,6架苏27UBK)飞往广东遂溪空军基地,交付给中国空军的空军第2师第6团。1996年7月25日,再交付剩下的14架苏27SK。

  第二批24架(18架SK、6架UBK),苏-27交付后不久,1996年9月9日,9615号台风突然袭击了遂溪基地所在的雷州半岛,这场台风的风速在50米/秒以上,相当于15级台风,遂溪基地为苏-27建造的机库尚未完全完工,若干架停放在露天的战机不同程度受损,不过KnAAPO的修理专家都为其一一修复。这次事件很快便在中国空军对外公开出版的《中国空军》杂志上予以了披露。据专家估计,这两批交易的总价格为15-17亿美元,包括48架战斗机以及必需的地面设备、机载武器、飞机备件以及飞行人员的培训等等。

  在90年代针对台湾的一系列军事演习中,空3师和空2师的苏-27机队先后亮相,他们曾多次夜间长途转场,进入东南沿海区域配合演习,表现突出。由于中国只获得了单座型苏-27的生产许可证,为了在苏-27机队规模扩大以后,保证大批苏-27飞行员的培训,1999年12月3日,俄中双方又签署了订购28架苏-27UBKV2的合同,均由IAPO生产。2000年12月15日,IAPO生产的苏-27UBK交付4架,这4架装备到位于河北沧州的K026基地,也叫空军飞行试验训练基地,其职责和任务相当于俄罗斯空军的利佩茨克第42飞行训练中心。

  中国为购买76架苏-27共耗资25亿美元。这笔款项对稳定KnAAPO、IAPO以至苏霍伊集团极为重要。一系列的大笔军购合同使苏霍伊设计局及其关系企业——相关的飞机总装厂、机载设备、发动机和武器装备生产企业获益良多,KnAAPO作为在90年代那一困难时期能够按时为工人发工资并采购新型机床的企业吸引了众多羡慕的目光,而苏霍伊设计局也得以在得不到俄罗斯空军拨款的情况下,能够自行研制更先进的苏-37和S-37,其对手米格集团正是因没有飞机被中国空军选上而使公司一蹶不振。

  随着1996年苏-27技术转让协议的达成,一项更具雄心的,彻底改善中国空军攻击能力的计划紧接着展开,这就是向俄罗斯洽购苏-30MKK重型多用途战机。中国对大型军事技术装备的采购是根据其自身的需求和未来发展战略的需要,经过相当程度的研究和讨论后做出的决定。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至今的几次全球局部冲突,美国空军的高科技精确打击能力给中国空军决策层带来了巨大的震动。此后空军的军事学术专家们开始对空中力量的特点、任务及使用思想进行全面地探讨,最后得出结论,一流的空中力量不仅可以和其他军种实施联合作战,还可作为战略打击力量单独使用。提出了空军的现代化建军指导思想:建设一支“攻防兼备、火力与信息一体”的空军,由注重防空作战向注重空中进攻作战转变。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关于苏-27的中俄协议分两部分,一是改造沈飞,引进生产线仿制;二是俄罗斯向中国提供苏-27SK的成品及散件,总数量为200架。先引进24架苏-27SK成品,后由中国组装进口散件。此外有一条很重要的补充协议,当中方国产化进度跟不上时,由俄罗斯提供成品机补上。台海形势也要求立即装备更多的先进战斗机。国内率先装备苏-27的部队包括负责模拟主要假想敌的“蓝军”部队,此前“蓝军”由于缺乏先进战斗机,模拟停留在较低的水平上,影响练习效果。还有一种说法是俄罗斯送到中国的部分苏-27是直接从防空军现役部队中过来的“二手货”,据说但因为俄厂家全新生产的苏-27质量水平有波动,虽然苏联解体前装备的苏-27到我们手里就等于“二手货”,但却比全新生产的要好用。

  苏-27的机械制造技术是我国未曾体验过的,需要一个全新的学习、掌握过程。北京航空制造工程研究所先行对苏-27的制造技术开展分析研究并形成指导文件,翻译编写了《飞机结构工艺初探》、《飞机机体关键制造技术分析》等大量资料,加快了沈飞具体学习、掌握制造技术的步伐。

  中新网5月25日电 据日本共同社报道,日防卫省24日晚称,当天上午11点和12点左右,在东海的公海上空,日本海上自卫队OP-3C图像信息采集机和航空自卫队YS-11EB电子侦察机被中国军队的2架苏-27战斗机“异常接近”。

  据日本防卫省介绍,发生“异常接近”的空域位于东海中央,是日本“防空识别区”和中国东海防空识别区的重叠部分。当地时间24日上午11点左右,中国军队的2架苏-27战斗机从后方靠近日本海上自卫队的一架OP-3C飞机,12点左右则从后方靠近航空自卫队的一架YS-11EB。

  日本防卫省称,其中一架苏-27与日方飞机发生了约几秒的异常接近。该机最近时距离OP-3C仅50米左右,距离YS-11EB仅30米左右。报道称,这是中国战斗机首次与日本自卫队飞机发生异常接近。

  报道援引日本官方人士称,自卫队飞机当时正在监视中国与俄罗斯海军的联合军事演习。

  (原标题:日自卫队飞机监视中俄军演 被中国战机“异常接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