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扶贫之道:模式创新缔造“减贫奇迹”

17.10.2014  10:01

新华网北京10月16日电(记者刘欢 陈毓珊 沈洋)“小时候都是我羡慕别人家的孩子,现在身边的小伙伴们都羡慕我,这就是我经历职业教育熏陶后的最大改变。”今年24岁的福建姑娘黄起展年纪轻轻便创业有成,小小的身板散发出巨大的能量。

黄起展生于福建宁德地区一个贫困家庭,从小父母在外打工,自己跟随爷爷在庙里生活。2006至2010年,经朋友介绍,她来到南昌女子职业学校学习茶艺,通过国家扶持和企业预付实习工资抵扣,完成了中专与大专学业。

今年1月,黄起展带着自己在学校实习时“招入麾下”的徒弟一起创业,当上了茶馆的老板娘,月收入达到5000元以上。“我很感谢自己的学校,在我最困难的时候成为我的明灯,让我在物质上和精神上都实现了脱贫”。

1992年创办的南昌女子职业学校,是一所专为贫困地区贫困家庭当中的弱势群体——贫困女生设立的学校,也是江西省第一所民办学校及中国第一所女子职业学校。“女子扶贫”是南昌女职工作的重中之重,贯穿学校教育扶贫的全过程。

教育扶贫只是众多中国式扶贫之道的其中一种。易地扶贫、生态扶贫、金融扶贫和教育扶贫等多措并举,中国缔造了世人瞩目的“减贫奇迹”。从1978年到2010年,参考国际扶贫标准,共减少了6.6亿贫困人口,全球贫困人口数量减少的成就93.3%来自中国。

从1986年的人均年收入206元,提高到2010年的1274元,再到2011年底的2300元,中国扶贫标准实现“三级跳”,更多困难民众纳入扶贫范围。在新扶贫标准下,从2011年到2013年,中国农村贫困人口又减少了3989万。

无论是何种扶贫手段,中国政府都在其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政府主导、社会帮扶与农民主体作用相结合,普惠性政策与特惠性政策相配套,扶贫开发与社会保障相衔接,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正越走越宽。

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1994-2000年)》1994年公布实施。这项新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明确目标、明确对象、明确措施和明确期限的扶贫开发行动纲领,提出集中人力、物力、财力,用7年左右时间,到2000年底基本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

世纪之交,中国向世界庄严宣布:扶贫攻坚目标基本实现,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基本解决。

站在新世纪的门槛上,中国又公布了《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在这个10年中,中国相继取消牧业税、农业税,推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实行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农村义务教育实行“两免一补”,逐步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2011年,《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正式公布。纲要提出,提高扶贫标准,加大投入力度,把连片特困地区作为主战场,把稳定解决扶贫对象温饱、尽快实现脱贫致富作为首要任务。

外界评论说,中国政府对于扶贫事业进程体现出超乎想象的管理和驾驭能力,其先进之处不仅在于对扶贫事业的时机和进程的把握上,还在于一直紧密联系实际情况的变化而不停地作出修改和更新。

中国不少贫困地区属于限制开发区、重点生态功能区,民众居住分散,通水通路成本很高,如果不搬迁,脱贫就很难实现。针对这一情况,中国采取易地扶贫和生态扶贫等创新手段,让民众告别穷乡僻壤。

易地扶贫搬迁并不是空间上的位移这么简单。刚从深山区搬到县城居住的江西修水县村民徐国强说:“县里针对移民户进行了三期培训,分别是家政服务、服装鞋帽和蔬菜种植技术培训。解决了移民搬迁后的生计大事,让我们在新的环境下无后顾之忧。”

贫困区农民居住分散、资金匮乏,不少农民并不缺乏脱贫致富的点子和能力,但缺乏金融支持。为此,重庆提出的一项对策:创新财政扶贫资金使用方式,鼓励贫困农民组建扶贫资金互助社。在这一“草根金融”机构支持下,重庆每年有2亿多元互助资金在贫困村内滚动,满足贫困农民小额个性化金融需求。

对口帮扶是中国实施先富帮后富、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举措,也是中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体现。这种由政府主导、东西协作的对口帮扶模式,让更多的贫困地区民众得到了实惠。

近年来,发达地区省市对口帮扶贫困地区的力度逐步加大。以贵州省为例,为实现贵州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2013年,国家明确安排在大连、宁波、青岛、深圳对口帮扶贵州的基础上,新增上海、苏州、杭州、广州4个东部城市对口帮扶,实现了东部发达城市对贵州省除贵阳之外所有市州的“一对一”帮扶。

据了解,2013年,对口帮扶城市共向贵州投入各类帮扶资金3.35亿元,物资折款1800万元,直接受益农户达到3.5万户;与贵州达成经济合作协议项目175个,投资额超过1600亿元。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