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持续通过空域优化为航空业“疏堵”

26.06.2014  21:40

  26日零时,我国实施南京地区空域优化方案,为南京禄口国际机场双跑道运行配套的空中高速路网全面投入运行,此举将进一步确保南京青奥会期间的飞行安全和顺畅。

  记者26日从中国民航空管部门获悉,在国家空管委统一指导下,军民航通力合作,此次南京地区空域优化方案是禄口机场通航以来调整幅度最大、辐射范围最广的一次。由此,南京门户机场将新增调整7条国际航路,实现全部4个进出方向空中单车道运行,一举理顺了起降南京的37个城市对和飞越南京的53个城市对之间的飞行路线,预计每天受益航班近600架次,青奥会期间,运动员和媒体公众往返南京的飞行将获得更好保障。

  据介绍,南京禄口国际机场是长三角地区主要的大型枢纽机场,第二跑道建设投入使用后,旅客吞吐量有望超越上海虹桥机场,位居华东地区前三,2020年旅客吞吐量有望达到3000万人次,起降航班数量26万架次。此次空域优化方案,将为未来的航班飞行增量扩容提供基础。

  目前我国民航空域容量已近饱和。在航班量每年10%增长情况下,近年来全国航班空域增长2.3%,且大部分由新建机场完成,因此核心空域未有大的改变。我国大型机场时刻资源已经“一刻难求”,空管系统管制运行矛盾突出,空管运行效率亟待提高。据中国民航空管局负责人介绍,空域资源优化是当前释放空中交通潜力的最现实办法。随着优化方案实施,禄口机场离港飞行延误率将减少约30%,进港飞行延误率将减少约15%,空管工作负荷降低近7%,飞行安全与运行效率都将进一步提高。

  据悉,5月29日,民航空管系统北京区域管制中心接管郑州高空空域工作,这一空管优化工作历时730天,使北京、上海、广州三大区管中心实现无缝衔接,域内86个机场每天近7000架次航班直接受益。空管部门还将在7月底前完成贵阳空域优化。广州区管中心接管长沙、武汉高空空域属区域内整合此前已完成。(记者钱春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