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26日《中国教育报》第07版::三亿年“活化石”十二年守护者

27.09.2016  02:37
2016年9月26日《中国教育报》:三亿年“活化石” 十二年守护者 (摄影:李宇红 沈园)

作为与恐龙同一时代的物种,大鲵是世界上现存最大、寿命最长的两栖动物,在地球上已生活了3亿年,被称为“活化石”。

中国大鲵为我国特有的大型、珍稀两栖动物,是我国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因其声音极像婴儿的啼哭声,因而又被称为“娃娃鱼”。大鲵对生存环境要求极高,尤以水质为最。在野外自然环境中的大鲵活体并不多见。值得庆幸的是,经科学考察,在广东省清远市连南自治县,发现存在有野生大鲵。

  自2004年至今,华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与连南保护区管理处科考、保护大鲵从未间断,共同守护着保护区内的“活化石”。

十二年如一日,师生持续开展对野生大鲵种群监测。

  野生中国大鲵曾广泛分布于黄河、长江和珠江流域等17个省市。2000年前后,连南渔业主管部门掌握到香坪镇排肚村存在大鲵踪迹,于是在此建立了县级自然保护区。

当地瑶族村民将大鲵称为“鱼蛙”。“似鱼非鱼,似蛙非蛙”正是村民对大鲵的认识,也是对大鲵形象的生动描述:大鲵,体形扁长,四肢很短,前肢4指,后肢5趾,趾间有蹼,有一短而侧扁的尾巴。不知者或误以为鱼类,实则大鲵属两栖动物,水中用鳃呼吸,水外用肺兼皮肤呼吸。

2004年7月,华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江海声带领他的学科团队开始与连南县农业、林业及渔政对保护区开展联合科考,确定连南起微山至五海顶一带是广东境内原生大鲵记录点。2007年,省政府批准将原本为县级的连南保护区晋升为省级自然保护区。

12年来,团队从未间断对大鲵进行科学考察,坚持不懈保护大鲵的工作也一步一步取得了成效。首先是确定了原生大鲵的存在,同时建立了大鲵重建种群。而在这过程中,华师师生和保护区管理处持续开展对野生大鲵的种群监测,并与社区开展共建以及生态科普。

夜间在野猪虫蛇出没的山间溪流反复考察,终确定原生大鲵存在

现有的连南省级自然保护区共建有三个大鲵监测巡护点。通往各点之间的山路多为山石和泥土小路,小路最窄之处仅为一脚之宽,几块石头衔接而成的“路”,左边是悬崖式的陡坡,右边便是顺着山壁而下的湍急水流。小路沿着溪流而上,一路上丛林遮蔽,偶尔岩石插立,一派冒险丛林的模样。然而正是这保持了大部分原始之貌的环境,才让珍稀的大鲵得以生存。

“我们当初就是沿着这条河的下游一路攀上去找娃娃鱼的。”华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余杰华老师指着排肚村山脚处一条怪石密布的溪流说道。保护区刚建成的时候条件特别艰苦,生科院博士生林思亮记得特别清楚:他初次去连南进行大鲵科考是在2008年,那时的保护区内没有修成水泥路,他们需要在山脚下沿着梯田的田埂爬上几个小时才能抵达山上的监测巡护点,而在这过程中,身上还得背上重达20斤的检测仪器,以及未来十几天所需的食物,“夏天的时候很麻烦,新鲜的肉拿过去不久就生蛆了,我们有时候会吃腐烂的肉。”

  大鲵喜阴怕光,有稳定的活动规律和区域,日常活动具有明显的昼夜节律性,即:白天大鲵在洞穴中休息,晚上出来爬行、觅食。于是在最开始的时候,工作人员不得不夜间行动。“那时候水流很急,虫蛇、野猪等各种生物出没,常常走着走着就蹿出来一个什么东西。”郑寿松是连南保护区内的工人。自2008年来保护区工作以来,他坦言每次巡山巡河都会遇见蛇,为此他笑言“我运气好,总能碰见蛇”。

经过多番努力,团队在科考工作中确定了原生大鲵的存在,并开展了下一步工作。

  每天泡在溪水里监测,目前已建立起大鲵的重建种群。

“现在不用晚上出去了,但还是要整天泡在水里。”华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生苏媛媛说道。山泉水在夏天也可低达十几度,而科考工作有时从早上七点到下午四点,这一段时间基本上都是泡在水里,“我的鞋子从来就没有干过,然而并非每次都有收获”。

  大鲵的日常活动具备昼夜节律性,而年周期活动节律则随季节水温的变化而发生变化。为了监测大鲵的种群数量动态,华师师生采取了标记重捕法,即要求日复一日地重复着走样线(即河段)、查网、水下摄像监测等工作。

大鲵的皮肤有色素细胞,由于栖息地的差异,而呈现出棕色、褐色、灰色、暗黑色、红棕色、黄色等多种颜色,而腹面颜色会相对浅淡,具有保护色作用,有时候几乎和岩石的颜色相近,让人难以识别。

“我们曾经查了10天,也未曾发现过一尾野生大鲵。”苏媛媛一手托着从脖子垂挂下来的水下摄像仪显示器,一手抓着探测头伸入可能藏有大鲵的洞穴中。整个下午一次又一次的探测,屏幕里却始终没有出现大鲵的身影。

在12年前,对大鲵进行科考时没有什么技术支持,只能在夜里戴着头灯走在山水里用肉眼识别藏在洞里的大鲵。而现在有了先进的水下摄像仪,找到大鲵的机会仍是很难得。但由于团队坚持不懈地科考工作,大鲵的保护工作终究取得了更多的进展。

目前,保护区内已经建立起大鲵重建种群,现在种群数量已保持稳定,重建种群的个体生长正常,根据个体的体尺大小,部分个体已达到成熟阶段,以后则需加强对大鲵繁殖行为的监测。(通讯员  李宇红  沈园) 作为与恐龙同一时代的物种,大鲵是世界上现存最大、寿命最长的两栖动物,在地球上已生活了3亿年,被称为“活化石”。

中国大鲵为我国特有的大型、珍稀两栖动物,是我国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因其声音极像婴儿的啼哭声,因而又被称为“娃娃鱼”。大鲵对生存环境要求极高,尤以水质为最。在野外自然环境中的大鲵活体并不多见。值得庆幸的是,经科学考察,在广东省清远市连南自治县,发现存在有野生大鲵。

自2004年至今,华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与连南保护区管理处科考、保护大鲵从未间断,共同守护着保护区内的“活化石”。

十二年如一日,师生持续开展对野生大鲵种群监测。

  野生中国大鲵曾广泛分布于黄河、长江和珠江流域等17个省市。2000年前后,连南渔业主管部门掌握到香坪镇排肚村存在大鲵踪迹,于是在此建立了县级自然保护区。

当地瑶族村民将大鲵称为“鱼蛙”。“似鱼非鱼,似蛙非蛙”正是村民对大鲵的认识,也是对大鲵形象的生动描述:大鲵,体形扁长,四肢很短,前肢4指,后肢5趾,趾间有蹼,有一短而侧扁的尾巴。不知者或误以为鱼类,实则大鲵属两栖动物,水中用鳃呼吸,水外用肺兼皮肤呼吸。

2004年7月,华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江海声带领他的学科团队开始与连南县农业、林业及渔政对保护区开展联合科考,确定连南起微山至五海顶一带是广东境内原生大鲵记录点。2007年,省政府批准将原本为县级的连南保护区晋升为省级自然保护区。

12年来,团队从未间断对大鲵进行科学考察,坚持不懈保护大鲵的工作也一步一步取得了成效。首先是确定了原生大鲵的存在,同时建立了大鲵重建种群。而在这过程中,华师师生和保护区管理处持续开展对野生大鲵的种群监测,并与社区开展共建以及生态科普。

夜间在野猪虫蛇出没的山间溪流反复考察,终确定原生大鲵存在。

现有的连南省级自然保护区共建有三个大鲵监测巡护点。通往各点之间的山路多为山石和泥土小路,小路最窄之处仅为一脚之宽,几块石头衔接而成的“路”,左边是悬崖式的陡坡,右边便是顺着山壁而下的湍急水流。小路沿着溪流而上,一路上丛林遮蔽,偶尔岩石插立,一派冒险丛林的模样。然而正是这保持了大部分原始之貌的环境,才让珍稀的大鲵得以生存。

“我们当初就是沿着这条河的下游一路攀上去找娃娃鱼的。”华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余杰华老师指着排肚村山脚处一条怪石密布的溪流说道。保护区刚建成的时候条件特别艰苦,生科院博士生林思亮记得特别清楚:他初次去连南进行大鲵科考是在2008年,那时的保护区内没有修成水泥路,他们需要在山脚下沿着梯田的田埂爬上几个小时才能抵达山上的监测巡护点,而在这过程中,身上还得背上重达20斤的检测仪器,以及未来十几天所需的食物,“夏天的时候很麻烦,新鲜的肉拿过去不久就生蛆了,我们有时候会吃腐烂的肉。”

大鲵喜阴怕光,有稳定的活动规律和区域,日常活动具有明显的昼夜节律性,即:白天大鲵在洞穴中休息,晚上出来爬行、觅食。于是在最开始的时候,工作人员不得不夜间行动。“那时候水流很急,虫蛇、野猪等各种生物出没,常常走着走着就蹿出来一个什么东西。”郑寿松是连南保护区内的工人。自2008年来保护区工作以来,他坦言每次巡山巡河都会遇见蛇,为此他笑言“我运气好,总能碰见蛇”。

经过多番努力,团队在科考工作中确定了原生大鲵的存在,并开展了下一步工作。

每天泡在溪水里监测,目前已建立起大鲵的重建种群。

“现在不用晚上出去了,但还是要整天泡在水里。”华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生苏媛媛说道。山泉水在夏天也可低达十几度,而科考工作有时从早上七点到下午四点,这一段时间基本上都是泡在水里,“我的鞋子从来就没有干过,然而并非每次都有收获”。

大鲵的日常活动具备昼夜节律性,而年周期活动节律则随季节水温的变化而发生变化。为了监测大鲵的种群数量动态,华师师生采取了标记重捕法,即要求日复一日地重复着走样线(即河段)、查网、水下摄像监测等工作。

大鲵的皮肤有色素细胞,由于栖息地的差异,而呈现出棕色、褐色、灰色、暗黑色、红棕色、黄色等多种颜色,而腹面颜色会相对浅淡,具有保护色作用,有时候几乎和岩石的颜色相近,让人难以识别。

我们曾经查了10天,也未曾发现过一尾野生大鲵。”苏媛媛一手托着从脖子垂挂下来的水下摄像仪显示器,一手抓着探测头伸入可能藏有大鲵的洞穴中。整个下午一次又一次的探测,屏幕里却始终没有出现大鲵的身影。

  在12年前,对大鲵进行科考时没有什么技术支持,只能在夜里戴着头灯走在山水里用肉眼识别藏在洞里的大鲵。而现在有了先进的水下摄像仪,找到大鲵的机会仍是很难得。但由于团队坚持不懈地科考工作,大鲵的保护工作终究取得了更多的进展。

目前,保护区内已经建立起大鲵重建种群,现在种群数量已保持稳定,重建种群的个体生长正常,根据个体的体尺大小,部分个体已达到成熟阶段,以后则需加强对大鲵繁殖行为的监测。(通讯员  李宇红  沈园) 作为与恐龙同一时代的物种,大鲵是世界上现存最大、寿命最长的两栖动物,在地球上已生活了3亿年,被称为“活化石”。

中国大鲵为我国特有的大型、珍稀两栖动物,是我国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因其声音极像婴儿的啼哭声,因而又被称为“娃娃鱼”。大鲵对生存环境要求极高,尤以水质为最。在野外自然环境中的大鲵活体并不多见。值得庆幸的是,经科学考察,在广东省清远市连南自治县,发现存在有野生大鲵。

自2004年至今,华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与连南保护区管理处科考、保护大鲵从未间断,共同守护着保护区内的“活化石”。

十二年如一日,师生持续开展对野生大鲵种群监测。

野生中国大鲵曾广泛分布于黄河、长江和珠江流域等17个省市。2000年前后,连南渔业主管部门掌握到香坪镇排肚村存在大鲵踪迹,于是在此建立了县级自然保护区。

当地瑶族村民将大鲵称为“鱼蛙”。“似鱼非鱼,似蛙非蛙”正是村民对大鲵的认识,也是对大鲵形象的生动描述:大鲵,体形扁长,四肢很短,前肢4指,后肢5趾,趾间有蹼,有一短而侧扁的尾巴。不知者或误以为鱼类,实则大鲵属两栖动物,水中用鳃呼吸,水外用肺兼皮肤呼吸。

2004年7月,华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江海声带领他的学科团队开始与连南县农业、林业及渔政对保护区开展联合科考,确定连南起微山至五海顶一带是广东境内原生大鲵记录点。2007年,省政府批准将原本为县级的连南保护区晋升为省级自然保护区。

        12年来,团队从未间断对大鲵进行科学考察,坚持不懈保护大鲵的工作也一步一步取得了成效。首先是确定了原生大鲵的存在,同时建立了大鲵重建种群。而在这过程中,华师师生和保护区管理处持续开展对野生大鲵的种群监测,并与社区开展共建以及生态科普。

      夜间在野猪虫蛇出没的山间溪流反复考察,终确定原生大鲵存在

        现有的连南省级自然保护区共建有三个大鲵监测巡护点。通往各点之间的山路多为山石和泥土小路,小路最窄之处仅为一脚之宽,几块石头衔接而成的“路”,左边是悬崖式的陡坡,右边便是顺着山壁而下的湍急水流。小路沿着溪流而上,一路上丛林遮蔽,偶尔岩石插立,一派冒险丛林的模样。然而正是这保持了大部分原始之貌的环境,才让珍稀的大鲵得以生存。

        “我们当初就是沿着这条河的下游一路攀上去找娃娃鱼的。”华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余杰华老师指着排肚村山脚处一条怪石密布的溪流说道。保护区刚建成的时候条件特别艰苦,生科院博士生林思亮记得特别清楚:他初次去连南进行大鲵科考是在2008年,那时的保护区内没有修成水泥路,他们需要在山脚下沿着梯田的田埂爬上几个小时才能抵达山上的监测巡护点,而在这过程中,身上还得背上重达20斤的检测仪器,以及未来十几天所需的食物,“夏天的时候很麻烦,新鲜的肉拿过去不久就生蛆了,我们有时候会吃腐烂的肉。”

        大鲵喜阴怕光,有稳定的活动规律和区域,日常活动具有明显的昼夜节律性,即:白天大鲵在洞穴中休息,晚上出来爬行、觅食。于是在最开始的时候,工作人员不得不夜间行动。“那时候水流很急,虫蛇、野猪等各种生物出没,常常走着走着就蹿出来一个什么东西。”郑寿松是连南保护区内的工人。自2008年来保护区工作以来,他坦言每次巡山巡河都会遇见蛇,为此他笑言“我运气好,总能碰见蛇”。

  经过多番努力,团队在科考工作中确定了原生大鲵的存在,并开展了下一步工作。

每天泡在溪水里监测,目前已建立起大鲵的重建种群。

“现在不用晚上出去了,但还是要整天泡在水里。”华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生苏媛媛说道。山泉水在夏天也可低达十几度,而科考工作有时从早上七点到下午四点,这一段时间基本上都是泡在水里,“我的鞋子从来就没有干过,然而并非每次都有收获”。

大鲵的日常活动具备昼夜节律性,而年周期活动节律则随季节水温的变化而发生变化。为了监测大鲵的种群数量动态,华师师生采取了标记重捕法,即要求日复一日地重复着走样线(即河段)、查网、水下摄像监测等工作。

  大鲵的皮肤有色素细胞,由于栖息地的差异,而呈现出棕色、褐色、灰色、暗黑色、红棕色、黄色等多种颜色,而腹面颜色会相对浅淡,具有保护色作用,有时候几乎和岩石的颜色相近,让人难以识别。

“我们曾经查了10天,也未曾发现过一尾野生大鲵。”苏媛媛一手托着从脖子垂挂下来的水下摄像仪显示器,一手抓着探测头伸入可能藏有大鲵的洞穴中。整个下午一次又一次的探测,屏幕里却始终没有出现大鲵的身影。

在12年前,对大鲵进行科考时没有什么技术支持,只能在夜里戴着头灯走在山水里用肉眼识别藏在洞里的大鲵。而现在有了先进的水下摄像仪,找到大鲵的机会仍是很难得。但由于团队坚持不懈地科考工作,大鲵的保护工作终究取得了更多的进展。

目前,保护区内已经建立起大鲵重建种群,现在种群数量已保持稳定,重建种群的个体生长正常,根据个体的体尺大小,部分个体已达到成熟阶段,以后则需加强对大鲵繁殖行为的监测。(通讯员  李宇红  沈园)

 

报道链接:http://paper.jyb.cn/zgjyb/html/2016-09/26/content_463628.htm?div=-1

 

 

作者/通讯员:李宇红 沈园 | 来源:新闻中心 | 编辑:杨柳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