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氢弹之父于敏获最高科技奖 名字曾是绝密
央广网北京1月10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于敏”这个名字,很多人并不熟悉,因为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于敏才进入公众视线。“秘密”和“隐身”背后,是我国的核 武器氢弹研究。氢弹的型号有很多,但是寻根溯源,其实世界上所有的氢弹只分为两种,美国的TU构型,除了中国以外,全世界的氢弹都是这个构造。而另一种氢 弹,就是我们的氢弹,如今它被全世界叫做:于敏构型。
所谓TU构型,取自发明者泰勒和乌拉姆的名字首字母,简单说就是大炸弹套 小炸弹,由小炸弹的初级核爆产生辐射内爆,最终引发大炸弹的次级核爆。这个技术有一个特点,就是辐射内爆的“度”极难掌握。而于敏构型的氢弹完美地解决了 辐射内爆过程中传递X射线的方法。别忘了,这是几十年前,于敏领导的攻关小组,用一个比现在最落后的手机还落后不知道多少倍的计算机,硬生生算出来的。
在 1988年前,就连于敏这个名字都是机密。而昨天,88岁的于敏院士,坐在轮椅上,从国家主席习近平手中接过了2014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奖项。在 1999年,同样是在人民大会堂,于敏和邓稼先、钱学森等23人共同获得“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如果用一句话形容于敏的一生,或许用他非常欣赏的那句“留 取丹心照汗青”是最为贴切的。
1967年6月,我国西北罗布泊上空,蔚蓝色的天空骤然升起一团炽烈耀眼的火光,迸射出比几百个太阳还要亮的光芒,形成了一朵巨大无比的蘑菇状紫色烟云。中国人从此拥有了氢弹,当量330万吨级。于敏这个名字从此也与中国氢弹技术紧紧连在了一起。
下午三点,在北京市海淀区一处普通单元房里,记者见到了于敏先生。冬日稀薄的阳光照在客厅里,给整个房间镀上了一层暖色。戴着眼镜、头发全白、穿着暗红 色唐装的于敏坐在硬木椅子上,拐杖放在旁边,对面则是一整面墙的书架,《资治通鉴》、《中国通史》等文史类书籍赫然在列的。
见记者进 门,已等候多时的于敏老先生缓缓站了起来,摆了摆手,露出了恬淡的微笑,他的家人说,这是他一天中最有精神的时候。谁能想到,就是这样一位看起来在普通不 过的耄耋老人,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曾带领攻坚团队,从无到有、找到了攻关氢弹技术的突破口。说起当年,于敏再次露出了浅浅的笑容:
于敏:大家都非常的高兴,我当然也很高兴。
氢弹的威力是原子弹的几百倍以上。国际上,真正意义上的战略核武器都是指氢弹。作为中国土生土长的科学家,北大物理系毕业的于敏和氢弹真正结缘是在 1961 年。当时,组织决定让本来在研究原子弹的于敏转而投身到氢弹研究中,难度可想而知:一方面原子弹和氢弹在技术原理上并不相同,另一方面,国际上核大国对氢 弹的研究绝对保密,没有任何公开资料,这意味着一切从零开始。但是,于敏没有犹豫:
于敏:它很复杂,调动各方面力量大力协同,一定要有 自己的力量。要自力更生,独立自主,把核心技术掌握在手。 1965年,于敏带领团队前往华东计算机所,开始了中国核武器发展史上著名的氢弹原理突破“百日会战”。他凭借着扎实的物理功底、敏锐的科学直觉,与 同事一起完成了氢弹原理的突破。一次,于敏突然指出了一个计算错误,立即叫停了运算。回忆起这件事情,中国工程院院士、与于敏多年共事的杜祥琬仍然印象深 刻:
杜祥琬:搞物理的人去查吧,没有问题。然后是数学来查,乘各种方程来查,然后是计算数学、编程序——程序的指令、程序的逻辑对不 对?查查也没错。最后查出来,是一个晶体管坏了,这是搞计算机的同志查出来的。这件事对我印象太深了,就是一个人要有很好的物理概念,要及时的判断物理概 念的正确性。
从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到第一颗氢弹试验成功,美国用了七年三个月,前苏联用了六年三个月,而我国只用了两年八个月。然而很快,国际开始禁止核试验,我国接下来的氢弹研究该怎么办?
上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第二代核武器已实现重大进展。于敏分析,美国核武器的设计已经接近理论极限。为了限制他国发展,美国很可能会促成国际社会全面禁止核武器试验。因此,于敏决定和邓稼先一起上书中央,抓住稍纵即逝的时间,加快完成我国核试验进程。
杜祥琬:我们还有哪几次必须要做的实验,否则我们的核武库就停在一个半截的发展,他用了一个词,叫“功亏一篑”,就是不要差这么一点,将来搞的后悔都来不及。
到1996年,我国正式签署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时,一共进行了45次核试验,只占核大国试验总次数的2%。但是,我国核武器基本和美国、俄罗斯处于同一水平上。
有人不理解,为什么我们要进行这样的试验?氢弹是不是杀人武器?于敏回答:核武器,不是用来杀人,而是中国要自卫。中国工程院院士彭先觉进一步解释,核武器对于维护世界和平至关重要:
彭先觉:美国现在在做反导,对一般的武器很难突破它的防御。如果是把对方的武器完全控制起来,它就能为所欲为,我们还要做到你那种控制是不行的,要证明我们的武器是有效的,这种研究是维护整个世界的和平有很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