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火星探测器外观首次公布 将于2020年发射
(原标题:国防科工局: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2020年实施)
资料图
资料图
资料图
央广网北京8月23日消息 火星,是太阳系中离地球较近的行星,而且自然环境与地球最为类似,是人类开展行星际探测的首选目标。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将于2020年实施,一步实现“绕、着、巡”的目标。8月23日,“中国火星探测工程名称和图形标识全球征集活动”新闻发布会在北京召开,首次公布了中国第一个火星探测器和火星车外观设计构型!
从1960年10月10日前苏联发射“火星1960A”探测器至今,人类共组织实施了43次火星探测任务,成功或部分成功22次,另有一次正在飞往火星,技术上已成功实现了越飞、环绕、着陆、巡视等探测。受天体运行规律的约束,每26个月才有一次火星探测有利发射时机,从现在起到2020年前后仅有的3次发射机会,将有4次火星探测任务发射,在国际上将迎来火星探测的高峰。中国实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是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一项重要举措,是探月工程之后我国深空探测又一重大科技工程。
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工程副总指挥、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主任刘继忠在致辞中表示,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不仅要实现环绕火星全球遥感探测,还要突破火星进入、下降、着陆、巡视、远距离测控通信等关键技术,使我们真正进入深空,走近火星揭开她神秘的面纱,这是属于整个中华民族全体人民的骄傲和自豪。希望通过开展这次工程名称和图形标识全球征集活动,能够增进广大群众对中国实施火星探测工程重大意义的深刻理解,鼓励青少年对科学知识的强烈追求,为工程征集、设计更加富有时代性、民族性、群众性的名称和图形标识,更好地展示中国火星探测工程的国家形象。
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工程总设计师张荣桥介绍了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2020年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一次实现“环绕、着陆、巡视”三个目标,这是其他国家第一次实施火星探测从所未有,面临的挑战也是前所未有。火星距离地球最远达4亿公里,探测器在器箭分离后经过约7个月巡航飞行被火星捕获,环绕器环绕火星飞行后要与着陆巡视器分离,然后进入任务使命轨道开展对火星全球环绕探测,同时为着陆巡视器开展中继通讯,这在轨道设计上就要兼顾环绕和着陆的需求。着陆巡视器与环绕器分离后进入火星大气,经过气动外形减速、降落伞减速和反推发动机动力减速,最后下降着陆在火星表面,火星车驶离着陆平台,开始火星表面巡视探测,要探测火星的形貌、土壤、环境、大气,研究火星上的水冰分布、物理场和内部结构。由于远距离数据传输的大时延,要求火星车必须具有很高的自主能力。同时,火星光照强度小,加上火星大气对阳光的削减作用,火星车能源供给也比月球车更为困难。这些都使得首次火星探测任务更具难度和复杂性。虽然困难重重,但我们仍然抱有必胜的信心!
本次全球征集活动得到了瑞士先锋制表泰格豪雅的大力支持,该公司还成为中国火星探测工程图形标识征集作品的首位提交者。瑞士先锋制表泰格豪雅全球首席执行官让-克劳德?比弗 (Jean-Claude Biver)先生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火星探测是人类探索太空事业中最宏伟的目标之一。泰格豪雅助力此次活动,是对人类恢弘的太空梦想的倾力支持。让不断突破的泰格豪雅和无惧挑战的中国航天人共同携手,将这种挑战精神传递下去,期待中国首次火星探测获得圆满成功。”
中国火星探测工程名称和图形标识全球征集活动,由国家国防科工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主办,国家国防科工局新闻宣传中心、中科院月球与深空探测总体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宇航部、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等协办,由嫦娥奔月航天科技(北京)有限责任公司、中宣国际传播集团、新华网股份有限公司、腾讯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瑞士先锋制表泰格豪雅等承办。此次活动还将聘请航天专家、平面设计大师和社会文化名人组成评审委员会,邀请社会文化艺术名人作为本次征集活动的形象大使,旨在全民族进一步倡导科学精神,强化创新意识,激发爱国热情,凝聚中华民族强大力量,树立国家标志性工程的文化形象,为支持中国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实现航天梦、中国梦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