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科院张曙光教授来校解析当前改革与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

27.03.2015  10:49
    3月24日晚,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席张曙光教授来访我校,做客经济管理学院“紫荆论坛”第十期,为我校师生作了题为“当前改革与发展的面临的重大问题”的精彩讲座。    经济走势——“国家今年提出经济增速7%左右,我预计预期增速依然较为困难。”     2015年,中国提出了7%的经济增长目标,引起不少学者对中国当前经济走势的讨论。对于这个问题的思考,张曙光教授首先以钢铁产业为例,指出目前中国许多行业都面临着产能过剩的困境,威胁到企业的可持续生产。其次,在国际贸易方面,由于贸易壁垒,技术标准,货币升值等问题,中国目前的出口动力不足,出口增速放缓;在国内投资问题上,中国投资总量虽然较大,但主要集中在铁路,高速公路,机场等政府基础设施投资当中,一般产业投资严重不足,投资结构问题严重。最后,围绕国内金融市场自由度问题,张曙光教授指出,目前中国金融自由化程度指数约为0.488,远远低于欧美等发达国家0.7以上的水平,中国金融市场的管制抑制了资本的流动,不利于经济增长。综合以上等方面原因,张曙光教授认为,今年7%的经济预期增速依然较为困难。 张曙光教授来校讲学    高铁走出去——“资金从哪里来?我想,这是很需要考虑的一个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一直是资本净输入国。2014年,中国首次成为了资本净输出国。随着外汇储备的增长,中国对外投资问题成为业界重点关注的问题,其中高铁项目的对外投资更是关注的焦点。近年来,中国的高铁,家电等行业在国外逐渐建立好的产业基础,加之中国新兴服务行业需要在国外市场得到提升,中国资本开始走向国外,去年投资总额达到1400多亿。张曙光教授进一步指出,对于如此庞大的资金,应当通过采取合作或者融资的方式,充分利用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国际性资金。此外,对于项目的盈利问题,虽然高铁对外投资的初期盈利难以保障,但不能仅仅考虑盈利问题,也要考虑高铁投资项目带来的正外部性,如政治外交,文化交流、消化产能、争取国际话语权等,因此,要提倡文明经商,公开经商,通过确定盈亏平衡点,充分考虑综合利益。    打虎猎狐——“‘四步’走,建立长效机制,我觉得可以。”    近年来中国的反腐取得了良好成效,张曙光教授认为有很多原因,概括起来主要有三点:一是确立了“打虎”不设禁区的观念,不管职务多高,只要违纪违法,都会被依法查处;二是实行了中央巡视制度,加强监督力度,严查职务犯罪;三是对于逃往国外的贪污犯,中国派出70余个工作组进行海外追捕,堵绝贪官外逃之路。   张曙光教授表示,廉政是保障经济秩序的有力武器,而“打虎拍蝇”必须建立长效的机制。对此,他提出“四步走”战略。第一步是要实行官员申报和公布财产制度;第二步是通过实行大赦和豁免,使官员解除顾虑,放下包袱,推动公布财产一事顺利启动和实行;第三步是对贪官非法所得征收高额所得税,并还之于民;第四步是问责和惩处,对于不按时公布财产,或有所隐瞒的,以及公布之后还贪的,一经发现,进行撤职问罪。通过“公开、大赦、征税、问责”的“四步走”战略在全社会范围形成一种理性、宽容、和解、妥协的行为方式和社会风气,从而建立一套有效的制度规则。   张曙光教授引经据典,旁征博引,结合实际分析了当前的改革发展的重点问题,给师生们奉献了一道丰盛的学术大餐。讲座现场座无虚席,气氛热烈。(文/图 经管学院 陈世礼 梁耀明)

相关链接:
      张曙光,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席,中山大学、浙江大学等兼职教授,北京大学法律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浙大天则民营经济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席,《中国社会科学评论》主编。发表论文数百篇,出版著作20多部,英俄文译著5部(篇),曾四次获孙冶方经济科学论文奖和著作奖,一次获国家科技进步软科学一等奖,两次获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科研成果奖,获第二届中华经济英才特别奖,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津贴。     (责任编辑:蒙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