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家从蟑螂中寻找“治病良方”
新华社广州3月27日电(记者毛一竹 刘羽佳)20多平方米的实验室内,布满了排列整齐的塑料收纳箱。打开箱盖的一瞬,密密麻麻的蟑螂如洪水一般在箱内四散奔逃。
在这个被外界称为“蟑螂屋”的实验室里,李胜和他的合作者正试图从这种褐色生物中寻求“治病良方”。
李胜的实验室被外界称为“蟑螂屋”,里面培养着数万只不同品种的蟑螂。新华社记者李嘉乐摄
李胜是华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和昆虫科学与技术研究所的教授。他团队的箱子里培养着数万只不同品种的蟑螂。3月21日,学术期刊《自然》子刊《自然-通讯》在线发表了李胜团队的一项研究成果“美洲大蠊发育可塑性的基因组与功能诠释”,其主要研究对象是蟑螂中的一种——美洲大蠊。
“研究才知道,蟑螂浑身是宝。” 46岁的李胜说。
李胜从事昆虫科学研究已有20多年,2006年从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博士后出站后回国工作。但他对蟑螂感兴趣还是一年多以前。
华南师范大学昆虫科学与技术研究所所长李胜。新华社记者李嘉乐摄
2016年,他刚刚从位于上海的中国科学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来到位于广州的华南师范大学任职,蟑螂引起了他的注意。广州地处亚热带,这给了蟑螂适宜的生活和繁殖空间。
李胜团队把研究重点放在美洲大蠊上,他们把破解美洲大蠊超强环境适应性的基因密码作为研究方向。
通过二代测序技术他们发现,美洲大蠊60%左右的基因组为重复序列,并预测到21336个蛋白编码基因。蟑螂的味觉感受器多达522个,其中329个进化为能应对有毒食物的苦味受体。
“它们摄食范围非常广,一旦误食还能自我解毒。甚至在没有食物的恶劣环境下,蟑螂也能通过保持长时间静止存活下来。”和常人不同,李胜习惯用“可爱”形容这种人人喊打的“害虫”。
研究者熟练地用镊子夹住一只蟑螂。 新华社记者李嘉乐摄
在他喜欢的周星驰电影里,生命力顽强的蟑螂被当作“宠物”,称为“小强”。李胜像许多中国网民一样,喜欢叫蟑螂“小强”,并希望通过研究揭开“小强”打不死的奥秘。
“即使把它的头摘掉,它身子还能活动五六天。如果把腿或者触角剪掉,它几天之内就能长出来,蜕皮之后几乎完好如初。”断肢再生给李胜带来很大启发,蟑螂体内的转化生长因子在其断肢再生过程中对伤口愈合和组织再生起到关键作用。而将这些生长因子应用于人体的创面修复同样有着很好的效果。
传统中医药学也带给他宝贵的研究启示。蟑螂是一味传统中药,《本草纲目》和《神农本草经》中都有记载。李胜说,从蟑螂中获得的活性成分提取物在现代医学临床上的应用也已有30多年,与中国古代医学互为印证。
蟑螂体内的活性成分提取物,在生物医学领域拥有极其广阔的应用发展空间。新华社记者李嘉乐摄
“美洲大蠊入药,可有效治疗胃溃疡、口腔溃疡等病症。一些人喝酒前会服用一些来保护胃粘膜。”李胜说,“未来美洲大蠊的提取物甚至可用于制作美容面膜、治疗脱发。”
日前深圳举行的一场报告会上,一些企业家围住了李胜寻求商业合作。“蟑螂体内的活性成分提取物,在生物医学领域拥有广阔的应用发展空间。”李胜说,把“小强”变害为宝,继续应用到抗氧化、抗肿瘤等方面,这是团队接下来的研究目标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