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进中国·精彩故事]丝路新雨:样本北顺村
央广网天水1月28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在甘肃,86个县区中,就有43个县区被列为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2011年,全省2600多万人口中,有1200万人接 近或处于贫困线以下。和全国其他省份比,比城乡居民收入,排倒数第一;比人均GDP,排倒数第三;比小康进程,甘肃排在倒数第五。
为了甩掉贫困的“帽子”,2012年2月,甘肃首创“联村联户”政策,省、市、县、乡的40多万名干部进驻到58个贫困县的近8800个贫困村,一对一 联系40多万名特困户。帮,怎么帮?真的是“卷起铺盖卷,住进老乡家里”么?昨天(27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行进中国 精彩故事》采访组,走进甘肃天水北顺村。我们的故事,就从这个村子说起。
从兰州市区到北顺村,沿途经过榆中、定西、陇西,全长227公里,开车将近4个小时。一路上,尽是黄褐色的土地和枯草。这里是西北的冬天,冷风夹着雪花直往身子里钻。
北顺村,在天水市武山县马力镇,是甘肃陇中典型的贫困村。全村663户共3230人,2011年村里人均收入3260块钱。记者见到包卯定的时候,他正弯着腰在院儿里陪2岁的小孙女玩耍。
记者:你现在还有地么?家里还种地么?
包卯定:种的。种菜。
记者:如果三运书记不蹲点,你这不是联系点,你可能还按照传统的方法,就守着这点地是吧?
包卯定:恩恩,是啊。
记者:你原来说你家里也养猪,但养得很少。
村民:那时候王书记给他协调贷款,他现在办得稍有点规模了。
2012年2月,甘肃省开始了后来被称为“扶贫总攻”的“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单位对接村子,干部对接村民。49岁的包卯定成了省委书记王三运的 “联系户”。按照要求,干部一年进村入户不少于2次,全年累计不少于一周。于是,当年10月,包卯定一家迎来了“帮扶干部”王三运。
包卯定:第一回的时候,有点紧张。他就说,咱们农村啊,咱们主要就是发家致富嘛,就是要大胆一点,头脑要清醒一点,要看准市场。我就说,我只是养猪的,我就想把我的猪养好。
这场谈话从下午5点一直聊到晚上10点,王三运也在包卯定家住了一宿。“联村联户”,大多是从这种“面对面”的“慢慢走近”开始的。包卯定家如此,整个村子也如此。北顺村党委书记刘天绪说,进村的干部,头一回都是来看看,到底村里啥样子。
刘天旭:刚开始下来的时候,都是对村子看了下情况,啊呀,全部都是土路,以前什么东西都没有,只有300多个大棚吧,而且把东西生产出来以后,拉不出来运不出来,销售的时候人家客商也不来,嫌你这儿路难行,没有电,不方便吧。
第一次见,当着王三运的面,包卯定勇敢地提出来,想发展养殖业致富,后来他获得了8万元小额贷款的支持,建成了养猪场,年可出栏育肥猪150头,仔猪320头,存栏母猪23头。
记者:这一个猪仔到了卖的时候能卖多少钱?
包卯定:最近好像是400块钱吧,比原先稍微好一些了。
记者:这是又要下(猪仔)了吧?
包卯定:对,又要下了,快了。
同样,村子也在发生变化。正所谓“要想富,先修路”,第一步自然是基础设施。很快,村里有了第一条水泥路,安了路灯,晚上摸黑走路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第二步就是贷款,贷来的钱新建了日光温室、塑料大棚、蔬菜园区、核桃园、种植园……西北的冬天,很多土地都要“冬眠”,但北顺村民却说“这是一年里最忙的 时候”。听北顺村党委书记刘天绪说才知,原来“北顺牌”黄瓜上市了。
刘天绪:你看,现在到这个时候就是,今天是腊八节吧,我看到农户的这些黄瓜全部要上市了。今年价格刚开始是2块多,估计到春节之前可能……前年春节最高的时候卖到6块,今年我估计卖4块钱没问题。
在王三运的牵线搭桥下,村里和福建省南安市蓉中村合资成立了蓉顺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包卯定一家也入了股,如今分红就有6000块钱。儿子包兆辉还到蓉中村培训学习了一个月。从“输血”到“造血”,村子活了,村民们也过得更好了。
记者:在这之前,家庭的人均收入是多少?原来是四口嘛。
包卯定妻子:5、6千元。
记者:5、6千。。。也就是人均1000多。那现在呢?你们家人均一万几了?
包卯定妻子:1万5左右啦。
记者:1万5左右。。。你现在是5口人嘛,大概就是一年7、8万收入了。
联村,改变的是村子的发展;联户,改变了农户们的生活。
如今,村子里办了第一家公办幼儿园,盖起了九年制教学楼,有了村级卫生所,设了金融代办点,农家超市也越来越方便。
如今,已经51岁的包卯定有了个可爱的小孙女儿,今年2岁,很快,她就可以上村里的幼儿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