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 李克强提升稳增长力度
中新社北京4月14日电 (记者 周锐)在中国经济“一季报”披露前一天,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座谈会,就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听取专家学者和企业负责人的意见建议。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刘元春等专家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一季度中国经济仍运行在合理区间,但从各个指标的表现来看,经济增速向区间管理“下限”靠近的趋势须引起警惕。
刘元春指出,李克强总理近期针对东北经济、宏观形势召开的系列座谈会以及多部委在各地展开的调研显示官方已感受到持续加大的经济下行压力。未来决策层将拿出更多的政策工具来应对新情况和新问题,从而守住稳增长、保就业、增效益的基本盘。
2015年一季度,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在多个指标中得到体现。前两个月,中国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双双回落,并创下近年新低。去年年末稍现暖意的商品房销售也遭遇“倒春寒”,年初降幅骤然放大。
李克强今天谈到了他对中国经济的基本判断。一方面,经济增速、就业情况和收入水平近期表现稳定,加之中国发展拥有巨大潜力、韧性和回旋余地,人们可以对中国经济长期向好充满信心。另一方面,必须清醒看到经济下行压力还在持续加大,要做好应对更大困难和挑战的准备。
中国经济目前面临哪些主要挑战?刘元春分析说,其一是总需求放缓速度较快;其二是成本和收益双重挤压导致企业利润快速收窄;其三是投资增速下滑的趋势仍没有扭转。他表示,种种迹象显示,即将公布的一季度数据可能比想象中要差,“稳增长”未来需要持续发力。
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副主任潘建成也谈到了宏观政策重心的微调。他表示,中国宏观调控长期以来致力于稳增长和调结构的平衡,但各种压力在一季度集中显现的情况下,短时间内需要“对稳增长给予相对多一些的关注”。
事实上,中国官方对于“稳增长”有着足够的政策储备。李克强此前就曾表示,由于这几年没有采取短期强刺激的政策,官方运用政策的回旋余地还比较大,“我们‘工具箱’里的工具还比较多”。
14日的座谈会上,李克强再度展现了其“政策工具箱”里的内容。他表示,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增加公共产品、公共服务的双引擎等一系列稳增长、调结构的有力措施,可以释放出巨大的内需潜力。
潘建成指出,官方储备的系列稳增长政策与中国长期结构调整和转型的要求保持一致,这意味着中国虽然再度强调稳增长,但并没有走老路。他表示,决策层的“工具箱”里还包括释放改革红利、微调货币政策、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等多方面内容,但在使用这些工具时,官方将通过强调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和针对性,避免过去粗放、普遍的宽松政策重现。
除了部署抓紧政策措施和相关项目落地,通过精准增加短板投资等手段形成促进经济稳定增长和结构优化升级的新动能,李克强此番也强调改革对于经济“破障过坎”的作用。他表示,要加码政府的自我革命,并要求各级干部振奋精神,主动作为。
刘元春表示,过去一段时间,积极财政政策发挥的作用没有市场预想那么大,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一些地方政府官员“保证不出事”心态下的庸政懒政,这导致企业家跟进地方项目的速度也出现下降。
刘元春强调,中国经济已经步入新常态下的新阶段,类似于庸政懒政这样导致经济下行的新“病因”也在出现。针对新情况,官方需要用好各种政策工具,拿出新的解决办法,这也将成为稳增长的关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