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地位角色并未发生实质变化

10.01.2016  20:13

近日,在由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主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协同创新中心协办的“中国人民大学世界经济论坛”上,《反危机和再平衡困境下的世界经济》报告发布。

报告认为,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是对危机之前全球经济失衡的调整,对中心国家和外围国家而言都具有内生性要求。在调整的路径选择上,外围国家与中心国家相比,具有一定被动性。因此,世界经济在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之后的复苏过程中一直受到反危机和再平衡效应冲突的困扰,并延续至今。报告强调,2015年世界经济运行现象具有整体增速趋于下降、世界贸易增长慢于世界产出增长、发达国家进口总量增加、新兴经济体内生增速下滑、中国经济增速下滑至7%以下等五个特征。这是因为,其一,科技发展周期决定了世界经济增长速度的下滑;其二,新兴经济体的贸易超调导致世界经济的增长动力有所不足;其三,外围国家国内需求的增长无法替代中心国家外需的拉动作用;其四,新兴经济体的股市繁荣改变不了世界经济增长下滑趋势;其五,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尝试使经济再平衡过程更趋复杂。

报告指出,尽管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面临困难,但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和角色在增长率下滑的过程中并没发生实质性变化,加之“一带一路”倡议和“亚投行”等有益尝试,也会给中国国内经济调整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报告建议,中国经济增长应关注以下外部风险:其一,长期中美再工业化政策必然造就与高端制造业相关的服务业优势地位,中国必须对这一长期变化趋势予以合理应对;其二,注意防范新兴经济体的政策失误所导致的复苏阶段的二次探底;其三,注意防范TPP协议中的贸易排他性对中国经济所形成的外部冲击。(张 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