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两个密码

12.10.2015  11:59
中国经济进入了发展速度换挡、发展方式转变、经济结构调整、增长动力转换的新常态。换挡、转变、调整、转换,都是要“”。但怎么转,转什么?能不能转得好,能不能转得过来?中国有没有创造奇迹的密码,使经济完成“艰险的一跳”,形成新兴经济模式和产业?

  中国经济进入了发展速度换挡、发展方式转变、经济结构调整、增长动力转换的新常态。换挡、转变、调整、转换,都是要“”。但怎么转,转什么?能不能转得好,能不能转得过来?中国有没有创造奇迹的密码,使经济完成“艰险的一跳”,形成新兴经济模式和产业?

  我以为,现在可以看到、应该重视的,有两个密码。

   密码之一:腾笼换鸟凤凰涅槃

  凤凰涅槃,是一个美丽的神话传说。天方国有一对神鸟,雄为凤,雌为凰。满五百岁后,投入火中锤炼,从此其羽更丰,其音更清,其神更邃,成为美丽辉煌永生的火凤凰。寓意不畏痛苦、义无反顾、不断追求、提升自我的执着精神。中国经济要以这样的决心、这样的精神来“转方式、调结构”,来创造继续腾飞的奇迹!

  “转方式、调结构”,在“九五”计划中就提出,这是中国经济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现在即将进入“十三五”时期,更是中国经济发展必须解决的问题。中国经济已经创造了连续增长近40年的奇迹。但发展活力不断增强的同时,经济下行压力也在加大,现在已处于“三期叠加”的特定阶段,经济下行压力明显加大。正如李克强总理在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所说,“中国经济正处于新旧动能转换阶段,实现制造业从粗放增长到集约增长的升级发展,和从过度依赖投资拉动到消费与投资协调拉动的转换,是一个充满阵痛、十分艰难的过程,这期间经济增长难免有波动起伏,这是调整转型时的一种正常现象,用中医说是‘脉象’”。发展步入新常态。惟有大力推进结构调整,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才能保持稳定增长、持续增长。“转方式、调结构”这个十分紧迫又错综复杂的系统工程,如何成为统一思想、万众一心的纲领,简明透彻、一目了然的目标,真说真干、决战决胜的行动,长期努力、近期见效的实绩,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局面,一言以蔽之就是要:腾笼换鸟、凤凰涅槃!

  2014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广东代表团审议,在谈到全面深化改革、促进结构调整时,他又一次提出早在浙江工作时就强调的“腾笼换鸟、凤凰涅槃”。他说,腾笼不是空笼,要先立后破,还要研究“新鸟”进笼“老鸟”去哪?要着力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充分发挥创新驱动作用,走绿色发展之路,努力实现凤凰涅槃。

  今年2月习总书记在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九次会议时指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增强紧迫感,把更多精力用在研究增强创新能力上,着力破除制约创新驱动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完善政策和法律法规,创造有利于激发创新活动的体制环境”;“越是复杂的工作越要抓到点子上,突破一点,带动全局”。

  腾笼换鸟、凤凰涅槃,就是“越是复杂的工作越要抓到”的“点子”,归根结底就是要推动创新。技术创新的加速发展可以带动经济的滚雪球式增长。18世纪以前的千年时间,欧洲国家人均年GDP的增长速度只有0.05%,也就是说要经过1400年左右的时间人均收入才能翻一番;而18-19世纪人均收入每年增长1%,人均收入翻一番的时间缩短为70年;到20世纪,年均增长提高到2%,是工业革命前的40倍,人均收入翻一番的时间只需35年。进入21世纪,中国人均收入翻一番的速度更加快了。但当前,中国经济发展速度“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动力“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简而言之就是“增速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与此同时,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全球科技创新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和特征,新技术替代旧技术、智能型技术替代劳动密集型技术趋势明显。我国依靠要素成本优势所驱动、大量投入资源和消耗环境的经济发展方式已经难以为继,因此必须增强紧迫感,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掌握新一轮全球科技竞争的战略主动。不进则退,不创新就要落后,创新慢了也要落后。

   密码之二:“互联网+”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科技创新、产业创新、企业创新、市场创新、产品创新、业态创新、管理创新等,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需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而联系着大众的最佳平台,无疑就是互联网,就是“互联网+”。

  “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可以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促进创业创新、协同制造、现代农业、智慧能源、普惠金融、公共服务、高效物流、电子商务、便捷交通、绿色生态、人工智能,形成若干新产业模式。“互联网+”正在使我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发生深刻的变革。今天,要善于在“互联网+”的大趋势中,在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中,去创造、创新。

  但“互联网+”成为中国经济再腾飞的密码,不仅在于它能快速有效地推动和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还在于它能帮助我们去解决市场经济中道德缺失的难题。

  不少有影响力的经济学者,都高度看重道德之于市场经济的作用。一个有效率的市场制度,除了需要一个有效的产权和法律制度相配合之外,还需要在诚实、正直、合作、公平、正义等方面有良好道德的人去操作这个市场,等等,都极言道德是市场经济中不可或缺的力量。我们也说,在“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后面,离不开“有良好道德的人”对市场的重要作用。手持利益这把“双刃剑”,身处市场这个共同体,需要坚守底线、明晰边界,有所为,有所不为。我们经过了个人利益的觉醒、市场经济的洗礼,如何把经济冲动与道德追求、把物质富有与精神高尚成功结合起来,检验着我们社会的文明程度,也关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成功程度。

  对传统道德再怎么转化、发展,在市场经济强大、普遍、无所不在的利益驱动和利益诱惑面前,其作用都是有限的。那么,“互联网+”是否有助于解决这一问题呢?

  今天的市场已经发展到这样的地步,商品的销售必须依靠品牌和声誉,而品牌和声誉的背后,是道德的力量。在多元价值中,道德价值应成为经济决策的基础。道德资本与实务资本、智力资本一样,是独特的生产资源。

  “互联网+”的作用,正是可以使道德资本与实务资本、智力资本一起,真正成为生产资源。道德可以与经济效益挂钩。因为,“创造财富的过程正在发生转变,我们所称的‘生产性公众’正成为组织物质生产以及非物质生产的一股新生力量。”“生产性公众是由一群陌生人借助高度媒体化的手段形成的协作网络,他们在遵守一套共同价值观的前提下彼此密切合作与交流”,网络为遍布世界各地的创意者和生产者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参与平台。个体、组织以及品牌的价值交由广大公众依据其美德和声誉进行协作式的评价,而借助社会媒体的传播,生产性公众及大型企业越发依赖于其他成员的评价来了解企业的声誉和品牌,投资者在运作中更加重视网络情绪。这种现象正是新型道德经济的特征,它将真正能促成道德经济诞生的因蕴含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变革之中。

  针对市场经济中的“信用缺失症”,“互联网+”也可以对症下药。“互联网+”社会信用制度建设,可以将金融、工商登记、税收缴纳、社保缴费、交通违章等信用信息全部纳入互联网,建设信用信息的统一平台;可以建立以公民身份证为基础的公民统一社会代码制度,建立以组织机构代码为基础的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制度,让社会成员把对他人的信任建立在对于社会制度、机制和规范的信任基础之上。将来,在“互联网+”面前,有道德的人有望不断赚钱,缺德的人可能不断亏本。老鼠过街,人人喊打。信用不良,寸步难行。这就有希望实现亚当·斯密呼喊过的“让企业家的血管里流淌着道德的血液”!

  “周虽旧邦,其命维新”。今天,我们要以腾笼换鸟、凤凰涅槃的决断来“维新”,以“互联网+”的手段来“维新”。这,可能就是中国经济再腾飞的两个密码。

  (作者为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党组书记)

  (原标题: 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两个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