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院民艺博物馆昨揭幕 百件器物等你看

21.09.2015  18:52
位于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的民艺博物馆(以下简称民艺馆),依山而建,这是日本建筑大师隈研吾在亚洲面积最大的建筑。“天工开物”语出于明朝科学家宋应星同名著作,《天工开物》也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记载了中国古代最伟大的生活日用以至科学技术。

原标题: 中国美院民艺博物馆昨揭幕 百件器物等你看

  位于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的民艺博物馆(以下简称民艺馆),依山而建,这是日本建筑大师隈研吾在亚洲面积最大的建筑。

  昨天,隈研吾穿着笔挺的黑西装走进馆内,成为全新亮相民艺馆的第一批观众。他不停拿起手机拍照,角角落落都看得很仔细,甚至连消防通道也走过去瞅一眼,然后露出满意的笑容,“施工很干净,建得非常漂亮。

  这座众人瞩目已久的博物馆,从设计、建造,到装修、布展前后花了三年多时间,本身就是一件极具美感的艺术品。令隈研吾最满意的细节是外墙体整齐排列的瓦片,这也是整个设计中最为复杂的一个环节,最终呈现的效果惊艳。民艺博物馆馆长杭间介绍,这些悬空的瓦片用钢丝固定,是专门为民艺馆烧制的。

  揭开开馆帷幕的是首个展览“天工开物——江南乡村工艺的世界”。这是根据中国美术学院所收藏的传统民族民间艺术的几大品类组合而成的综合展,展览分为“百椅百态”“格物之知”“日用即道”三大板块,展出江南民间100把坐具、100扇窗格,以及100件器具。

  “天工开物”语出于明朝科学家宋应星同名著作,《天工开物》也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记载了中国古代最伟大的生活日用以至科学技术。如今科技更发达,器物的制造业更加先进和丰富,但在越来越多的虚拟空间里,我们反而更怀念古老的手工温度,这就是所谓的传统民艺。

  在“”字形展厅里,会有一种“爬坡”的感觉,整个博物馆依附在倾斜的山腰上,总用地面积为12204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936平方米。

  走进馆内,首先看到的是展出的100把各种椅子,中国的椅子不仅仅只有它的功能,很多时候也呈现出伦理情感的特点。比如一把清初的“明式春凳”,比普通条凳要略宽一点,可供两人坐用。在古代民间,女儿出嫁的时候这张凳子可是必备的嫁妆,上置被褥,贴喜花,请人抬着送进夫家。还有一把清末的“仿西洋式车儿童椅”,用的是榉木材料,跟现在餐馆里的“宝宝椅”形状很像。清朝末期,西风东渐,家具也受到了西方影响,虽然造型很西式,但仍采用了传统的榫卯结构。

  100件器具的部分,每一件都凝结着一方水土生活智慧。比如一只呆萌的鹅形木桶,长脖子大鹅张开翅膀,肚子部分做成木桶,主要是古代妇女用来换洗衣物,也有一个说法这是泡脚用的,长长的鹅嘴部分还可以用来挂篮子。

  民艺馆里的休息区也随处可见设计师的“小心机”。设计师在阶梯式的木质长椅上面,随意挖出几个不规则图案,里面会播放有关于民间手工艺的影像,还有做成猫眼形状的,如果不仔细看,没准就一屁股坐下去了。展厅里还有几口天井,但井里没有水,探头看井底,会出现一连串的酷炫影像。

  整个“天工开物”展将持续差不多半年时间,免费对观众开放。此外,民艺馆里还藏有皮影及相关的工具、乐器、手抄本等藏品48000余件,作为常设展“光影世象”,有兴趣的观众不妨趁着凉爽的好天气,到美院民艺馆里转一转,感受一下老底子的民艺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