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中国让超7亿人脱贫 占全世界总数四分之三
原标题:外媒:中国让超7亿人脱贫 占全世界总数四分之三
参考消息网1月9日报道 据新加坡《海峡时报》网站1月6日刊登题为《中国脱贫减困的经验》一文,作者为美国密歇根大学政治学助理教授、《中国如何摆脱贫困陷阱》一书作者昂媛媛。文章称,2016年10月,世界银行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布声明,到2030年要消除贫困,但声明中一个字也没有提到中国。
专家学者去年10月齐聚华盛顿特区,讨论全球消除贫困这个历史悠久的问题。在世界银行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年度会议上,人们提出了雄心勃勃的发展目标。
与以往一样令人意外的是,人们对于世界上解决贫困问题最成功的国家——中国几乎没有给予关注。例如,这两家多边银行发布了一份联合声明,到2030年要消除贫困,但声明中一个字也没有提到中国。
文章称,仅中国一个国家的脱贫人数就占全世界总数的四分之三。1980年时,中国比孟加拉国和乍得还要穷,然而只用了不到一代人的时间,这个国家就变成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诚然,中国现在仍然存在非常悬殊的贫富差距。许多人没有从繁荣中获益。但是,中国的发展已经使超过7亿人摆脱了贫困,这是个了不起的成就。
国际社会反常地将中国的经验弃之一旁,这样做虽然惹人注目,但是不可取。
文章称,显而易见,对中国的经验不屑一顾是令人遗憾的。那么,有什么是可以学习中国的?中国充满了应变力和创造力,两者往往蕴含在体制和社会草根阶层中。
由下而上的应变力——而非中央计划——一直是中国摆脱贫困陷阱的推手。
文章称,其实,中国拥有世界上权力最分散的政府之一。中央领导层规划宏观设想,但是日常的发展工作却由地方政府来做,中国是通过地方政府与投资者和老百姓进行直接互动的。
这种权力高度下放的模式有一个引人注目的特点,那就是地方政府官员和企业家积极使用各种方法开辟市场。
为了理解这一点必须重温历史。回顾中国那些富裕的沿海城市的发展史,它们是像新加坡那样,靠最先设立有效的财产权、根除腐败和聘请专家型官员来摆脱贫困的吗?
文章称,不,不是的。相反,这些地方首先是将所有官员都派出去积极寻找投资者。
然后,随着地方经济的增长,他们不断调整发展目标:对投资者从来者不拒到择优引入。这些变化促使地方政府招募专业人士,并以有效的方式保护财产。
换句话说,世界银行倡导的“良政”模板并非形成市场的原因,而是市场带来的结果。良政有助于维护已经存在的市场。但是,打造新的市场要求对贫困社会的既有特点进行随机应变。
文章称,事先说明,这里的经验并不是说别的国家应当全盘照搬中国的做法。那样做是愚蠢的。重点是,贫困的社会必须利用自己的特点启动发展,而不是引入富国的最优做法。
想一想别的国家的例子。在尼日利亚,当地的电影制作者把盗版作为一种重要的销售渠道,使电影在一个条件不利的国家能够被迅速卖出。在孟加拉国,农村密集的非正规网络成了该国社会企业家穆罕默德·尤努斯成功试验小额贷款项目的基础。在印度尼西亚,利用落后的公共运输和软弱无力的规定,叫车生意越来越红火。
文章称,穷国的失败例子比比皆是。人们很容易将穷国的失败归咎于糟糕的制度、贪污和软弱的政府。
但是,人们真正需要了解的是,如何在不利的条件下创造成功,如何将发展中国家的问题转化为可能的解决方案,以及如何利用一国特有的知识体系应对挑战。
在这些方面,中国都是教科书般的案例。但其他国家绝不能也没有办法完全照搬中国的经验,正如任何国家的经验,包括美国的在内都不应盲目照搬一样。
文章称,各国领导人将继续落实联合国的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然而,中国的经验无疑不容忽视。
来源:参考消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