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重构市场监管格局:用透明驱逐“劣币”

24.07.2014  13:50

  中新社北京7月24日电 (记者 周锐)在以降低市场主体准入“门槛”为目的的数轮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后,中国官方开始聚焦伴随着权力下放所产生的监管真空。

  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23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草案)》。部署建立反映企业基本经营状况的年度报告公示制度,并要求即时公布股东出资、股权变更等信用信息。

  此举显示,中国官方正致力于改变过去主要依靠行政审批把问题企业拦在门外的事前监管模式,逐步开创更多依靠建立透明诚信市场秩序让问题企业曝光在阳光之中的事后监管格局。官方未来将不再筛选企业,而是通过增加透明度,让劣币在市场中“无处可循”。

  一直以来,中国民众创办公司都需要迈过两道“”:其一是要有足够的钱满足注册资本要求;其二要能够拿到主管部门的行政许可。

  为降低创业成本,中国2014年围绕着“政府放权”、“降低门槛”的主线推出系列政策。3月,官方将注册资本实缴登记制改为认缴登记制,并取消企业法人注册资金最低限额、经营场所限制等规定。不久后,国务院又开始部署清理和压缩工商登记现有前置审批事项,逐步由“先证后照”改为“先照后证”。

  上述政策的直接利好就是市场主体数量井喷。改革启动后的4个月里,中国新登记注册企业在三次产业数量分别为5.38万户、22.77万户和98.77万户,同比增速分别为72.1%、65.1%和82.5%。

  但改革的一些负面效果也开始显现。首先是和“取消注册资金最低限额”以及“认缴登记制”相关的“一元公司”和“天价公司”问题。

  “一些企业的出资人是40岁,但出资年限却是60年,有的甚至直接填100年”,重庆市江北区工商分局企业注册管理科的邓玥告诉中新社记者,“我们觉得这种做法没有道理,但因为法律上对此没有禁止,他们这样申请,我们还不能不给执照”。

  与超长年限相呼应的则是“一元公司”的出现。据统计,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启动首月,中国新登记“一元企业”就接近60家。

  “先证后照”到“先照后证”的转变也让一些投机者浮出水面。邓玥告诉中新社记者,目前一些企业为了能够拿到营业执照,提供虚假地址甚至是虚假电话,而且随后根本不去办理许可证,拿着营业执照就开始经营。

  “皮包公司”的出现引发各方担忧,有意见认为应该加强事后政府监管,也有意见则认为应该重新筑牢准入篱笆。

  23日会议围绕着《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草案)》的部署对上述问题作出回答:官方不会退回主要依靠行政审批来规范市场主体的老路,而是将通过强化透明,将企业的方方面面呈现在市场面前,让市场各方面拥有作出判断所需要的充足信息,在竞争中实现优胜劣汰。

  值得注意的是,官方此番强调的透明并不仅仅只是针对市场主体的要求。“透明”二字对于政府部门来说同样适用。

  李克强指出,市场不能搞丛林法则,不能随便“搞一家伙”、出个“黑手”,还需要政府这个裁判员。但政府要吹“明哨”而不是“黑哨”。因此他强调,要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既要公开“晾晒”进入市场的企业信息,也要加紧“晾晒”政府的权力清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