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中国高僧赴“佛祖之乡”点灯千万盏(图)
图为中国高僧在加德满都博大哈佛塔主持点灯祈福法会,中国驻尼泊尔大使吴春太夫妇参加仪式。 符永康 摄
图为慈成加参仁波切(左二)等参加祈福法会。符永康摄
图为中国高僧在加德满都博大哈佛塔主持点灯祈福法会符永康摄
中新网加德满都3月22日电 (记者 符永康)3月20日,藏历三十,农历初一,按照佛教传统为神变月最后一天,是释迦牟尼佛的节日。在佛祖诞生地尼泊尔,上千名中国僧众当晚在加德满都博大哈佛塔点灯、诵经、转塔,祈祷和平与安宁。
至此,中国佛教界在尼泊尔首次发起的“点灯一千万盏”祈福活动功成圆满。当晚,喜马拉雅山南麓万家灯火,藏传佛教上师慈成加参仁波切、汉传佛教中勇法师及近千名僧众参加祈福。有着1600多年历史的博大哈佛塔灯火通明,佛乐阵阵,对于多年来聚居于此的旅尼藏胞及当地信众来说,佛塔的每一束光亮都寄托着他们的信仰。
一位仁波切的点灯之旅
自今年除夕开始,中国海外唯一的佛教寺庙、位于“佛祖之乡”尼泊尔蓝毗尼的中华寺,与如来芽协会共同发起供灯祈福仪式,在农历正月一个月的时间内组织信众点灯一千万盏,成为蓝毗尼迄今规模最大、参与人数最多的祈福活动。
时年40岁的慈成加参仁波切出生于青海省班玛县,曾在多位上师处学习佛法,数十年来致力于传承藏传佛教宁玛派大圆满法。作为此次祈福活动发起人之一,仁波切向记者讲述了他10多年来的一个心愿。
“2004年2月,我第一次到访尼泊尔。当时有感于世间的种种灾难、冲突与矛盾,发下供灯一千万盏的宏愿,祈愿世界和平、众生安宁,祝福祖国社会和谐。如今因缘成熟,我终于还此心愿。”仁波切说。
他所说的“因缘”是指与汉传佛教大和尚、中国佛教协会副会印顺法师的一次会面。去年10月,两位显密法师一拍即合,打算携手在尼泊尔举办“点亮心灯,共聚福德”祈愿世界和平法会。
印顺法师认为,不管是南传佛教、藏传佛教还是汉传佛教,都是继承佛陀大愿,“来自同一棵菩提树的枝桠,不分彼此”。印顺目前担任中华寺方丈,此次因国内佛事繁忙未能参加点灯活动,但他不久就将再次赴尼泊尔弘法祈福。
慈成加参仁波切全程参与了历时一个月的祈福活动。他说:“点灯在于净化心灵。那么多人相聚在蓝毗尼中华寺,点亮一盏又一盏灯,现场听不到一点杂音,众人在安静祥和的灯光下感悟自我,祈祷和平,令人感到无比愉悦。”
仁波切认为,在佛祖诞生地举办如此盛大的祈福仪式,具有特殊的意义,活动本身已成为中尼佛教僧众增进友谊、结交善缘的平台。“我虽然听不懂尼泊尔语,但从当地信众的眼神中能感受到他们的开心。”
2015年是中尼建交60周年。仁波切说,佛教有世间法、出世法之说。“凡是为大众、为国家、为世界做善事,而不是为了一己之私,都是功德无量的出世之举。”他说,此次活动的意义在于传播佛教“正能量”,希望在传扬佛法精神的同时增进中尼友谊。
点灯成为“圣园”通用语言
作为“千万盏灯”活动的另一位组织者,尼泊尔中华寺当家中勇法师接受中新网记者专访说,无论是世界各地的佛教弟子,还是蓝毗尼本地民众,对“点灯”这一仪式都不陌生。照亮黑暗,发扬佛法,是我们共同的心愿和期盼。
中勇法师说,点灯千万盏的情景令人震撼,点亮一盏,风吹灭,再点亮,对于信众来说就是一个修心、结缘的过程。
据中华寺介绍,活动期间,点灯成为佛教圣地通用的“世界语言”。供灯会场吸引各国朝拜者与游客驻足,当地一位中学老师虽是印度教徒,但也带着150位学生加入点灯行列。应中华寺邀请,蓝毗尼加拿大寺、尼泊尔寺、韩国寺等各大寺院也纷纷开放供灯房,成为点灯祈福的“分会场”。
蓝毗尼是全世界佛教徒向往的圣地,相传佛祖乔达摩·悉达多(释迦牟尼)于公元前563年5月诞生于蓝毗尼的无忧树下。199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蓝毗尼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如今,各国政府与佛教组织在当地援建的寺庙已有近40座,中华寺是其中一座。
尼泊尔蓝毗尼开发委员会秘书长阿吉特曼·塔芒告诉中新网记者,他带着自己的父母及两个孩子一起参加了点灯仪式。他说,在古代,中国高僧法显、玄奘等曾先后赴蓝毗尼礼佛求法,如今,中国高僧在蓝毗尼组织如此宏大的祈福仪式,让人感受到尼中两国佛教界源远流长的紧密关系。
塔芒说:“供灯一千万盏,这在蓝毗尼圣园还是第一次,我们也很受鼓舞。”他希望中国的佛教大师再次来到佛祖的家乡,为两国民间交往架起一座金桥。
中国驻尼泊尔大使吴春太夫妇参加多场点灯活动。吴春太说,国之交在于民相亲。点灯祈福,照亮心灵,启迪智慧,传播友谊,祈福国泰民安、世界和平,凝聚正能量。对于这样的民间善举,我们会持之以恒地给予全力支持。
21日在所有点灯活动收官之后,慈成加参仁波切启程返回中国。他在临行之际说:“一切的成就归功于佛祖与众生,我们对各方的支持心怀感激,希望今后能与两国佛教界人士再襄盛举。”(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