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堂:凉亭变“议事亭”,议出社区大和谐

24.10.2020  06:24


现在公共停车位明显不够用,建议在进村大道划出一些停车位,又可以美化环境。

村里的公园不少了,可以增加一些健身设施,为大家提供更多方便。

……

在中堂镇马村党群服务中心马路对面,依河而建了两座凉亭,凉风习习,平时既是村民休闲聊天的地方,更是大家共同议事的场所。在这里,一件件平日看在眼里、记在心上的“鸡毛蒜皮”,被摆上台面,党群共商共治,画好基层治理“同心圆”。这就是马沥村推出的“凉亭议事”制度。

桥对面的小广场已经在进行扩建,届时还将增加更多的公共设施,城轨天桥下的边角花园也进行了美化,可以增加停车位。大家提出的这些建议很好,我们都会持续跟进、积极落实。”议事亭内,马沥村党工委委员梁许成一边倾听村民诉求、建议,一边梳理清单,党务干部逐一记录,精准对接居民需求。

小议事解决大难题。梁许成表示,小小的议事亭虽说只是一个简易的亭子,但正是这种不拘束的环境让村民们可以畅所欲言,也让村更能了解民意、解决民需,切实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凉亭议事”的创新举措和常态化机制,不但让党员干部联系服务群众更紧密,也畅通了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途径。为更好地收集群众的“金点子”,充分调动群众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从而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能力。马沥村深化“凉亭议事”工作传统,研究制定了一套富有特色的“凉亭议事机制”,在凉亭里设置了“民意信箱”,公示了“24小时热线电话”;同时规定每月1日为议事日,由党员干部带头,召集村民在凉亭议事。

通过“凉亭议事”等工作模式,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推动基层共治共享,取得了明显实效。比如,有群众在议事会上提出了停车难问题和旧篮球场升级改造的问题,半个月后,进村道路两旁就规划了标准停车位,新增加停车位140多个,旧篮球场也逐步升级为风雨球场。“凉亭议事”有力促进了群众从“干好分内事”到“共同参与村里事”的转变,汇聚起群众自治共治的合力。

同时,马沥村建立“党员+调解员+群众”的党群交流模式,在新建的喜庆楼设立“调解工作室”,充分发挥老党员以及本地有调解经验人员在预防和化解矛盾纠纷中的实践优势,为村民提供法律咨询、纠纷调处等服务。将发现的隐患问题消除在萌芽状态,力争做到“小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矛盾在一线化解”。

延伸阅读

连心桥连起乡风文明

在马沥村曹溪桥对岸的小公园,一群老人在练习太极,绿柳成荫,轻风拂来,令人心旷神怡。小公园旁边,还设置了通俗易懂的有关平安、法治等知识宣传栏,公示了矛盾纠纷求助热线,村民休闲锻炼的同时,也可以增加平安意识。

据了解,曹溪桥对岸原是一片荒地,马沥村结合美丽幸福村居建设,将一河两岸景观提升作为一项民生工程,建设曹溪桥并将对岸的荒地改造成一个有休闲绿道、石桌、石凳、路灯、文化宣传栏的文化公园,让市民休闲健身多了一个好去处。

漕溪桥的建设不但提升了马沥村一河两岸的人居环境,更为村民开辟了更多的休闲娱乐场所,架起党员与群众沟通的桥梁,因此被称为“连心桥”。梁许成说,马沥村之前因为公共休闲设施不足、缺乏活动场地,村民生活比单调。现在打麻将的人少了,读书学习、唱歌跳舞、体育锻炼等健康的生活方式成为新时尚。

马沥村现在包括由佰德水泥厂改造的马沥公园在内的公园大大小小共有3个。活动场地的增加、设施的完善激发了群众文体活动的蓬勃开展,目前马沥村有龙舟队、太极队、曲艺社、旗袍协会、篮球队、醒狮队等多个民间团体,覆盖了各个年龄层次的群众,经常性的群众文体活动更是大大丰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锻炼了身体,群众的文明素养不断提高,乡风文明进一步得到涵养。

值得一提的是,为传承龙舟文化,马沥村党工委把闲置多年的旧仓库改建成为龙舟训练基地,为龙舟爱好者提供活动场地支持,党员引领群众组建了“马沥众志龙舟俱乐部”,不仅丰富了马沥村的龙舟文化形式,还代表中堂镇、马沥村参加了多项龙舟赛事,赢得了不少奖项和荣誉。

通过党群议事的工作模式,加强了村党支部的凝聚力和组织力,不断提升服务村民的能力,从而达到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局面。梁许成说,自开展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以来,马沥村加大治安管理力度,把平安村居建设与乡风文明建设有机结合,据统计,今年以来马沥村行政案件数和警情数明显下降:2020年1-9月行政案件数为4宗、警情数 28宗,同比下降约55%和24% 。

全媒体记者 李健武 通讯员 邱发平/文、图

全媒体编辑 钟彦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