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南北校区规划调整方案获通过 中大附中附小不搬
中山大学南北校区规划调整方案以22票赞成3票反对通过
陈建华表示以后中大的建筑只要有变动,都要经过单独审批
中山大学南北校区控规调整方案一经公示,引爆全城关注,在规划公示期间,483条意见中有482条反对,这项规划能否通过广州市规委会审议?昨日下午,广州市规委会召开第38次会议,中大南北校区规划调整方案讨论了足足一个半小时,最终以22票赞成、3票反对获得通过。
市规委会主任、市长陈建华给通过增加了一个附加条件,控规调整通过之外,中大的每一栋建筑,不管是新建或拆除,只要有变动,都要经过单独审批。
■新快报记者 周雯
调整
南校区规划将拆9.23万㎡建筑
作为广东地区第一高校,中山大学一举一动都受到关注。近日,广州市国规委公示中山大学南校区、北校区(含肿瘤防治中心)控制性详细规划修改方案,北校区的调整早在去年已经在规委会上反复讨论,而南校区则首度大变动。
根据规划,位于海珠区的中大南校区现用地119.09公顷,2013年通过无偿划拨新增怡乐路地块2.83公顷,共计121.92公顷。目前形成3个功能分区,中部教学科研区、东部学生生活区、西部教职工生活区,现状建设量120.05万㎡,容积率0.98。
不过,南校区的现状建设量已经突破了原控规105.78万㎡、0.87容积率的规模。本次规划修改以后,校园用地范围内总建设量更是达到144.97万㎡(原南校区130.98万㎡,怡乐路地块14万㎡),比现状增加约25万平方米,容积率为1.2;地块建筑密度20%,绿地率40%。
位于东山口的北校区用地面积仅为16公顷左右,但建设量也由225456㎡修改为346796㎡,容积率为2.289。其中,保留校区建筑181695㎡,拆除建筑41213㎡,新建建筑117739㎡。建筑密度由20.5%修改为30.0%。绿地率部分为屋顶绿化。
根据本次通过的最新控规,康乐园建设控制地带范围内,控制地面建设减量,建筑密度减少,绿地率不变。在55公顷范围内新建4处建筑:新建20米高的博物馆、新建15米高的实验楼、扩建饭堂、改建游泳馆。
除了新建建筑,此次南校区规划为腾挪空间,还要大量拆除建筑。拆除建筑共计12.69万㎡,其中南校区原范围内拆除9.23万㎡ ,怡乐路地块拆除3.46万㎡。最受关注的拆除建筑当属南校区中轴线线上的岭南堂,此外,规划拟拆除2.54万㎡教职工住宅,集中在怡乐路新建13.07万㎡的安置房与教师周转房,怡乐路地块可提供1700套教师周转房(按60㎡/每套计)。
反思
不能再犯建交流中心的错误
中山大学南校区前身为岭南大学,建于1918-1920年,当时为教会学校,规划强调严整轴线的整体布局形式,建设围绕中心“十”字形绿地展开。此次控规调整是否合理?广州市规划局原局长、规委会委员施红平在讨论时,对近年来中大的校园建设严厉批评。
“南校区现状的容积率达到0.98,比原规划的0.87还要高,这是学校领导在十年间建设的随意性、不愿意遵守控规约束结果。”施红平特别提到了位于南校区北门的科技文化交流中心,这一17层的建筑位于中大校园中轴线西侧,2014年才正式建成,但在2010年进行规划公示时就有很多专家表示反对。
施红平说:“当时很多人质问规划局为何批这种没有水平的规划和煞风景的大楼,但实际上是中大违背了历史文化保护和城市规划的制度,用了各种权术手段来达到目的,不知道这会令中大的学子们有什么体会?大概会觉得学好学术已经不重要了。我尝试了体制内所有办法和渠道,希望中大能够纠正错误,到最后只得到同情,没有得到政府和纪检部门的支持。而这个所谓的学术交流中心现在就是酒店和餐厅。”
规委会委员孟杏元也提醒称:“中大是一个很美的校园,也是广州的名片,真的要对这里的规划非常慎重,文物建筑严格保护。现在的拆迁量是不是太大?西区、东区,真的很破旧的危房可以拆,但在教工区出现楼盘一样的高层建筑就不好了。”
规委会委员、文保专家邓炳权表示:“我也参与过这个事情,有次规划局开专家会,我做专家组长,大概十几个专家参与,大部分是反对的。但专家意见提交给规划局后也不见下文,最后还是批了。希望现在这个校园控规做好后,不会再发生这种事情。”
陈建华在总结时也反思称,中大控规如果早做十年,就不会出现科技文化交流中心这样的错误建设。他提醒到,要认真吸取教研中心的教训,再也不能出现这个问题。
承诺
中大腾挪是为了更好地保护
面对委员们的严厉批评,中山大学校长助理程焕文在会上进行了解释,他表示,中大人对这两个校园更加珍惜,新规划就是为了更好地守护中大文化和历史、中大的精神。规划做了很多年,很不容易,经过学校反复讨论,按照学校规章,经过教代会、职代会代表、主席团讨论的,160票赞成、只有1票弃权,没有人反对。
程焕文强调:“(新规划)并不是顶层领导做出的决策。”他同时解释说,靠近西边的教工住宅都已经售给教师,不少楼里住的已经不是中大教师,才想办法做这种腾挪,是为了保护百年校园。而北校园也是百年老校园,目前学生住宿条件非常紧张,博士生6个人一间房,硕士生8个人一间房,教师也没有足够的科研用地。
经过一个半小时的陈述和讨论,中大控规调整方案在表决环节,以22票赞成和3票反对获得通过。陈建华直言,这样的票数在规委会会议上是得票率比较低的。他强调称,“要增加一条规划定,对中大的每一栋建筑,新建和拆除的,只要动了,都要经过单独审批。不是控规定了以后,想怎么盖就怎么盖。”
回应
170条意见反对中小学搬迁 规划部门回应: 这是误读,中小学不搬迁
在规划部门收到的476条公示意见中,约170条意见反对中小学搬迁,包括改中小学的用地性质。
对此,规划部门表示,本次规划原址保留现状附中、附小,用地性质调整为A3(教育科研用地),A3为高等院校、中等专业学校、中学、小学、科研事业单位及其附属设施用地,包括为学校配建的独立地段的学生生活用地,并非取消中小学。
122条意见反对移迁岭南堂 广州市长回应:岭南堂保留不要拆
在规划部门收到的476条公示意见中,122条意见反对岭南堂拆除。规划为打通中轴线,原拟拆除建于1994年的岭南堂,迁至东侧新建一座。但这一3层高的建筑是由岭南大学校友捐建,也是岭南建筑大师佘畯南和莫伯治先生作品。
最后陈建华引用《论语》来拍板 ,“《论语》中有一句: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岭南堂是两位大师的作品,岭南堂也不要拆,不要提迁移的问题,现在拆确实不合适。让它留在这里,让大家争议,也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