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绘蓝图:建全球最大激光陀螺 投12亿建万吨科考船

20.12.2015  09:55
中大绘蓝图:建全球最大激光陀螺 投12亿建万吨科考船 - 新浪广东
来源: n.sinaimg.cn

   将在珠海校区建两项国家重大科学工程,其中“天琴计划”明年开建

  中山大学将建全球最大的激光陀螺,精确测量地球自转时间;未来,中大还将拥有中国高校中第一个天文台、中国高校中最大的科考船———万吨级南海海洋科考船。昨日上午,首届中山大学国际青年学者珠海论坛举行。中科院院士、中山大学校长罗俊作了1个多小时的报告,详细介绍中大和珠海校区的未来与发展。

  罗俊介绍,中山大学近十年一直保持着快速发展的势头,17个学科领域进入ESI全球前1%,列国内高校第三。

  “中大现在遇到了历史最佳发展机遇。”罗俊介绍,中大的发展目标是文理医工各具特色融合发展,成为具有广泛国际影响的世界一流大学;国内目标则是跻身国内大学第一方阵;主要可比办学指标有大幅度的增长甚至达到倍增,提高学校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整体水平。

  罗俊还详细介绍了目前中大正在开展推进的三大建设。

   将投12亿建万吨科考船

  第一是高端智库建设,包括粤港澳发展研究院、国家治理研究院、国际问题研究院。其中,粤港澳发展研究院获批为国家高端智库,获得每年1000万元经费支持。

  第二是两项国家重大科学工程,包括天琴计划大科学工程,和国家南海大科学工程。值得一提的是,这两项国家重大科学工程都建在珠海校区。

  罗俊介绍,天琴计划大科学工程,是聚焦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最后一个未解之谜———引力波。“我们将做一个空间,三颗卫星通过激光连接的探测器,来探测引力波是否存在。”该系统还将用于其他国家安全方面的应用。

  罗俊说,目前该计划正在推进,明年3月初开建。“我们会从校区修一条公路,盘山而上到凤凰山顶,在山顶建一个测量月地之间距离的天文台,高轨道卫星精确测量到毫米。”罗俊说,这将是中国大学建的第一个天文台。除此之外,还将依此建立研究基地,今后的高轨道卫星可以在此直接进行精确测量。

  罗俊透露,中大还会在凤凰山挖个山洞,可开展跟空间相关的地面研究。“其中典型之一是,将建一个世界上最大的激光陀螺,能精确知道地球自转一周需要的时间,精确到微秒。这意味着,当地球转动过程中发生抖动,我们能看得到。

  罗俊说,在国家南海大科学工程方面,中大将筹建万吨级海洋科考船,预计是中国大学中建的最大规模的“活动的实验船”。

  “这艘船的建造费预计12亿,运行费一年可能要1个亿,但这是符合国家海洋战略的重要举措之一,能促进海洋学科群的有效发展。”罗俊透露,各级政府非常支持,目前该报告正在申报过程中。与此同时,珠海校区将建设与海洋相关的12个学院。

   将建医学科学研究中心

  第三是三个重大科学平台,包括微电子国家实验室、精准医学平台、超算与大数据平台。

  “大家都知道中国是石油资源的最大进口国,但可能不知道中国每年芯片进口量价值超过石油,达2000多亿美元,其中近七成在珠三角消耗掉了。”罗俊说,中大将建微电子国家实验室。他透露,省委省政府很重视微电子国家实验室建设,预计给予中大9个亿的资金支持,资金将陆续到位。

  罗俊还在报告中透露,他到任第一个月了解中大财务状况时得知,过去十年,中大得到广东省超过10  0亿的资金支持,每年平均超过10亿。“中大没有理由不关注广东社会经济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对此中大责无旁贷。

  精准医学平台,也是三大重大科学平台之一。罗俊说,中大拥有8家附属医院,每年医疗门诊量1500万,每年标本量超过3000万,拥有一个巨大的生物标本资源库,未来生物标本将全部数字化,以进行D  N  A测序、影像测量等用途。“在这些数据基础上,将建成我国最大的医学科学研究中心,这里的投资将很巨大,该中心已有选址,目前正在积极推进中”。

  超算与大数据平台是另一个大平台。罗俊称,中大拥有世界最快的计算机,但需要加快有效利用起来。他说,这台连续六次蝉联全世界运算速度最快的计算机,其运算可抵国内其他五个超算中心总和的10倍。“将在天河二号上建立包括数字南海、数字医疗、数字流体等诸多高数字能力的大科学平台。”他还表示,广州市目前已把管理权限交给中大。

   相关新闻

   中大珠海校区走向高大上

   将整建制新建11个院(系),学生不再两地迁移

  中大珠海校区究竟要怎么发展?这一次,中大校长罗俊首次全方位进行解读。未来,珠海校区现在的两地办学模式或将结束,将“整建制”新建11所院(系),总规模达到19所院(系)。校区将增加80万平方米建筑体量。而在珠海校区工作的教职工,将拿到额外津贴。罗俊笑说,“我们给他额外加钱,如果不来(珠海校区),我们就继续加,加到大家争先恐后为止。

   珠海将给中大投入20亿

  “珠海校区有后发优势,未来发展是高大上的。”罗俊在论坛上称,告诉大家一个秘密,珠海市未来给中大的投入不少于20个亿。全场一片掌声。他说,未来五年在珠海要做很多事,将使中大地位得到快速提升。

  他透露,珠海校区未来将新建11所院(系),总规模达到19所院(系)。他特别强调,所有院(系)都是整建制的,即从第一年到第四年本科都在珠海,包括研究生,其间不中断不迁移。

  未来珠海校区的发展战略将集中在三方面。支撑国家南海发展和海洋战略,集中建设海洋、地球科学与地质工程、大气科学等学院;支撑“一带一路”战略,集中建设国际关系、国际金融、国际翻译、旅游、法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等学院;支撑国家空间科学发展战略,建设物理与天文学院和“天琴计划”大科学工程。

  罗俊说,珠海校区实施高水平人才和团队倍增计划。目前校区常驻教师约有370多人,希望到2020年,常驻教师和研究人员增加到2000人。目前这里拥有3位院士,未来至少有10位两院院士。“我们准备在珠海校区建院士楼,小别墅,没有产权哈。”罗俊笑说。

  此外,他提出,到2020年,珠海校区在校生人数将由现在的近9000人增加到1.4万人。

   丰厚薪水促员工赴珠海

  “在珠海工作的教师学者员工,我们给他额外加钱,如果不来,我们就继续加,加到大家争先恐后为止。”罗俊说完,全场又是一片掌声。他表示,在珠海工作的教师学者员工,将比在广州多拿一份钱,回广州则取消。“2015年在珠海校区工作的,年终也会有一笔钱,这是额外津贴。

  罗俊说,目前珠海地方政府提供两栋超过1000套海景房,供珠海校区的教师学者拎包入住,租金非常便宜优惠。中大珠海校区的附中附小幼儿园也正在建设,2017年开始招生。目前还在加强中大附属五院,正在努力争创三甲。

  他介绍,珠海校区将增加80万平方米建筑体量,这意味着,未来五年投到珠海校区基本建设经费将达40亿元。

  他说,明年2月,珠海校区将开展设计招投标,半年时间内,很多学院的楼都会动工。建筑特色上,罗俊认为,不能克隆,但仍要保持中大特色,按照“形神兼备、和而不同”原则实施校园建设规划———与中山大学传统文化、与校区自然景观、与校区学科布局三相和谐。

  采写:南都记者  贺蓓  通讯员  蔡珊珊

前5个月中央企业完成投资1.7万亿元 同比增长12.5%
  新华社北京7月3日电(记者王希)国务院国资委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1至5月,中央企业完成投资1.新浪广东
农业农村部部署高温防御工作 落实抗旱保苗关键措施
  新华社北京7月3日电(记者于文静)据中国气象局新浪广东
端午节假期出游人次破亿 文旅产品服务丰富
  新华社北京6月24日电(记者徐壮)文化和旅游部24日公布2023年端午节假期文化和旅游市场情况。经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综合测算,全国国内旅游出游1.新浪广东
深中通道完成海底穿针 深圳和中山在海底实现牵手
  新华社广州6月11日电(记者田建川、齐中熙)1新浪广东